目前看來,智能電視的發展對下游電視終端生產廠商來說可能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而對上游的內容供應商、內容平臺等環節則可能意味著相對確定的投資機會。
智能電視仍處初級發展階段
在黑電領域,智能電視概念的提出已有一段時間。產業鏈不成熟、缺乏重量級玩家、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高等因素一直在制約這個行業的發展。去年以來,隨著樂視、百視通、華為、華數、小米等廠商推出各自的互聯網機頂盒,智能電視產業逐步升溫。而近日樂視超級電視的推出,讓智能電視概念又重回投資者視線。
平安證券分析師馮明遠認為,智能電視擁有更多的電視劇、電影、游戲資源,語音、體感技術的引入使其擁有更好的交互性。三網融合背景下,智能電視打破了廣電對產業鏈的壟斷,互聯網企業有機會直接或間接擁有電視用戶,從而帶來產業鏈企業價值的重估。
來自方正證券的資料顯示,預計2015年全國IPTV用戶數有望達到5080萬,而國內智能電視銷量將由2011年的390萬臺,增至2015年的2600萬臺。
樂視網董秘張特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目前智能電視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它的智能性遠未釋放,智能電視的智能性至少應該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包括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真正的智能性、電視和人之間交互的智能性。”
從目前的超級電視市場看,由于大量電視機廠商并未對公開的安卓系統進行深度開發,操作系統本身的智能性仍然有很多欠缺。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基于操作系統的智能性有很大提高空間;而目前在交互方式上的設計也比較粗糙。
以樂視網日前發布的超級電視為例,雖然所謂“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高性價比讓消費者驚嘆,但市場上也同時存在一些專業人士對這臺終端擔憂的聲音,包括盈利模式、操作流暢性、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的跟進等。
布局智能電視產業鏈
關于智能電視的投資邏輯,有業內人士認為可以參考智能手機的崛起路徑以把握投資標的。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稱,家電和手機并非一個產品,從使用周期上看,電視的使用時間明顯長于手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智能電視的投資邏輯可能類似于之前智能手機的掘金路線,但還具有自身特點。
以樂視網為例,超級電視推出后,樂視網提出“內容+平臺+ 終端+ 應用”的智能電視生態系統建設路徑,這也是智能電視產業鏈視角之一。但也正如張特所言,“樂視提出的生態系統是按照互聯網思維建立起來的一套理念,并非按照傳統電視廠商構建的智能電視產業鏈。”
目前來看,智能電視已經呈現出了上述四大要素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更寬泛的概念是,智能電視產業鏈包括上游電視內容和軟件應用提供商,中游電視平臺運營商和下游終端、配套硬件生產廠商。
在內容供應商方面,A股主要投資標的為華誼兄弟(300027.SZ)、光線傳媒(300251.SZ)、華策影視(300133.SZ)等影視劇內容提供商。
而內容平臺和播控層的投資標的需要有集成播控牌照,集成牌照方事實上成為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的平臺主導方,掌握節目管理和審查、顯示界面入口、用戶付費通道等關鍵職能,占據產業鏈核心環節。
目前該環節的主要標的為百視通(600637.SH)和華數傳媒(000156.SZ)。百視通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旗下上市公司,在IPTV、手機電視、網絡電視、互聯網電視、移動互聯網、數字媒體平臺研發與建設等新媒體領域均有技術、內容等全業務運營;華數傳媒主營杭州地區有線電視網絡傳輸業務和全國新媒體業務,全國新媒體業務包括互動電視/IPTV 、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及互聯網視聽的內容、技術服務與運營業務等。去年上述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5.44%和46.40%。
終端方面,A股市場強勢的黑電品牌商或將有一定的表現機會,TCL集團(000100.SZ)和四川長虹(600839.SH)值得關注。
內容商、平臺商更具潛質
張特認為:“智能電視的各個環節其實都具備非常好的發展空間,很難判斷哪個環節最好,但從整個鏈條的利潤分割來看,僅靠硬件終端獲取利益已經越來越難,未來必然是依靠生態化運營電視機業務才能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未來利潤的創造環節應該在內容和應用等服務環節,硬件終端僅是實現服務的通道和工具而已。”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軍認為,產業中后期,智能電視終端成為“必需品”,技術創新成熟,產品同質化,終端普及率高,銷量放緩毛利率下滑;而媒體節目極為豐富,殺手級應用涌現,云服務流行,內容服務盈利模式逐漸成熟。推薦關注電視內容提供商、擁有牌照的全國性平臺運營商以及應用廣泛的第三方軟件(如語音識別、電視搜索、社交和大型游戲等方向)。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認為:“目前電視機的售價越來越便宜,電視行業毛利率普遍下滑,終端環節是智能電視領域受益最小的標的。”
電視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記者表示:“電視機終端多家上市公司中,要有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資源配套,整機、模組、屏幕都要配套,長虹和TCL都有自己的面板工廠,未來的發展前景較好。而海信對外依賴度較高,海爾的強項在于白電領域,深康佳的盈利能力已經很弱了,不值得關注。”
而網絡傳輸領域的上市公司也有望在智能電視的發展過程中分得一杯羹。由于智能電視和三網融合的密切關聯,網絡傳輸環節對智能電視產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目前國內的網速水平在承接智能電視大規模發展方面仍有一定的障礙。
興業證券分析師李明杰認為:“一旦智能電視趨勢形成,電視大屏的高清流暢體驗一方面將率先拉動消費者對寬帶速度的升級需求,另一方面將導致網絡中的視頻流量大幅增長,使得視頻網站進行更多的網絡速度優化。”在這一邏輯下,網絡加速龍頭網宿科技(300017.SZ)和全光纖寬帶接入提供商鵬博士(600804.SH)值得關注。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