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發布公告稱,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行業人士普遍認為,五年的財政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產品結構調整基本完成,節能已成為市場共識。進入刺激政策真空期的家電企業應當努力增強產品的工藝質量、提高創新能力、挖掘消費者的新需求。
智能化是消費者更高級的心理訴求
中國空調業發展至今僅有短短30余年。80年代,冰箱、洗衣機產業得到國家重視,發展較快,而空調的生產卻受到嚴格的控制,其主要原因為空調是個電老虎,真正的耗電大戶。直到1991年,國家才正式出臺第一個空調規劃。空調這個昔日王謝堂前燕,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市場價格與使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是產品覆蓋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市場價格的下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使用成本的下降與國家、廠商對節能的持續關注、研究和推動有直接關系。國家自2009年出臺節能惠民工程政策,當時高效空調約占市場兩成。有數據顯示,節能政策推廣五年后的今天,高效節能空調市場占比達到八成,而在節能和舒適方面有突出優勢的變頻空調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迅速發展,占了空調半壁市場。在這種政策引導和市場的驅動下,作為衡量節能水平的季節能效比記錄被不斷刷新。以志高為例,從2009年到2012年,志高五次刷新世界記錄,最高定頻季節能效比達到5.0,最高變頻季節能效比達到8.6。
中怡康品牌總監左延鵲表示:“節能補貼政策退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技術創新的多樣化。”實際上,技術的創新和行業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特定時期的消費者心理訴求。消費者心理訴求是由低向高向前躍進的。作為大功率耐久性的日常家電,節能滿足了消費者低成本調節空氣的基本要求后,作為人類助手的重要組成部分,空調技術發展要向更高層面,更智慧運行,更方便操作,帶給消費者更舒適的感受。從產品基本功能的消費到產品的人性化、智慧化的知冷知熱,是對當今產品技術的時代要求,是消費者更高級的心理訴求。
云技術是空調智能化的重要突破口
空調的設計壽命是8到10年,政策的刺激加快了高能效空調對高耗能空調的更新換代。財政補貼刺激退市后,面對趨向飽和的空調市場(2010年我國空調器的百戶擁有量達到112.1臺),空調行業需要新的技術革命去激活市場,才能在短時間內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像智能手機對市場拉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2011年中國家電協會定制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家電行業要加強人機工程,傳感技術、模糊控制等家電智能化技術的研究,跟蹤物聯網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動向,對物聯網家電和智能電網家電進行先行性研究和開發。實際上,隨著智慧城市的規劃布局和智能家居的迅速發展,作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的組成部分,物聯網、傳感器、定位技術、遠程監控技術將被廣泛地應用到家電當中并成為潮流趨勢。
但目前,這些技術的運用大多還是集中在操作的改善方面。空調技術革命要激烈沖擊市場,要從根本上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良好使用體驗,其中不僅包括在操作上要更加便捷化,從而迎合現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如手機遠程控制,更重要的是使功能上的增值,更節能、更舒適,運行更智慧,這顯然不是簡單的物聯就可以做到的。在人們追尋技術突破中,隨著國內IT巨頭的云布局紛紛落地,智慧城市的建設及電視等黑電涉云,云計算為空調行業提供了解決方案,即按需、自助、快速彈性服務。在強大的數據中心支持下,云計算強調用戶主導、需求驅動、按需服務、具有專業化、規模化和顯著的成本優勢,順應了用戶降低費用、提高業務靈活性等方面的需求。
2012年2月28日,志高空調順應時勢推出了世界首款云空調。據了解,志高云空調通過wifi、gprs等多種方式接入,用戶只要在智能手機中安裝云空調的APP,就可以實現人、數據中心、空調三者對話。在這種對話當云空調的優勢凸顯,其一,用戶可以實現隨時隨地操縱空調,監控其運行狀態;其二,用戶借助數據中心的頭腦,通過強大的相關性分析,機器可以自動調整相關運行參數,使空調制冷能夠因時、因地、因人而變,空調不僅更舒適,而且可以更節能;其三,人們通過數據庫獲取資源升級機器,實現一次性購買,終身享受智能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關行業人士指出,在現在空調市場中,技術已經成為在競爭中的主導因素,在后節能補貼時代,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將會使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