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錘子手機和創始人羅永浩的身影,雖說一場兩個多小時感天動地的科技相聲讓不少朋友開始對老羅產生了一絲絲好感,但是質疑聲還是隨處可見。盡管關于錘子的報道文章鋪天蓋地,其中也不乏一些客觀的有深度的分析,但是分析來分析去,最終都繞不過一個對用戶來說最直接的一個問題:3000元的 售價。3000元的價格讓不少用戶抓住了槽點,“說再多又有什么用?3000塊誰去買?”“一個國產手機賣3000?呵呵……”
不得不說,錘子手機的定價確實如有些分析所述比較獨到。小米的崛起給本來一塘死水似的國內手機市場引入了一股興奮劑似的液體,但是清醒過后我們發現這可能真 的是一劑副作用十足的毒藥。廠商扎堆兒推出所謂的高性價比碉堡的不足2000元的神機,到近期更是價格一個比一個低,你敢玩999,我就出998,最終導 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很難談及品牌忠誠度這個概念,低價高配成了不少用戶的首個甚至唯一的評判標準。而錘子手機所在的價格區間向下可以和小米等劃清界限,向 上自認不比蘋果,假如得到市場的認可,老羅還是有希望在這個價位段吃開的。
雖然老羅把錘子的定價和其逼格一樣提升到了眾多廠商不敢涉足的層次,但是國內手機市場的現狀還是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看看國內的新機發布會,眾多廠商大部分時間講述自己的產品如何如何的牛逼,到最后公布售價的時刻:xxxx,用戶嘩然:哇塞, 這么便宜;廠商偷笑:不定這 么便宜你們怎么肯掏錢呢。再看看蘋果、三星、索尼的發布會,幾乎一樣的元器件,但是5000元檔的旗艦售價絕對沒跑,大家還極少對價格抱怨。兩者究竟差在 了哪里?
國內廠商自身放低身段玩起了性價比固然是一個原因,但也許核心技術和工業設計的缺失、產品用戶體驗不佳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工業設計就如同人生閱歷,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個體都是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讓自己的產品散發出特有的靈魂的味道。追求卓越的工業設計則必不可少工匠精神:且不管花費幾何,首先要把這種設計做出來。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廠商或許都缺少這種精神。
當前的環境下核心技術也許已經不值得談了(每每看到發布會合作廠商的logo就會眩暈),在營銷方面國內廠商也似乎走上了不歸路。眾所周知,三星很舍得在營 銷上費心思燒點錢,韓國人最終也成功的將人們對其每一款旗艦的心理價格定位炒到了5000元,連同炒起來的還有原本慘淡的品牌溢價,以至于現在不少國人對 高端手機品牌的認識就是:非蘋果,即三星。回頭看看國內廠商,同樣是營銷,人家往上炒,你們往下炒,嗚呼哀哉。其實就是一句話:里里外外沒自己的東西,工業設計不踏踏實實做,營銷把自己搞的身不由己,除了打價格戰還能干啥?(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