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迅速崛起的網購成為了一些殘次品(業內稱之為“等外品”)的溫床,消費者網上購家電要小心遭遇以次充好陷阱。”日前,某家電大賣場總經理在面對媒體時談到的等外品現象引起本報高度關注。
信息時報記者經多方調查、采訪獲悉,就廣州市場而言,每年有上萬臺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在內的家電等外品,分別流入二手家電市場、網上商城、三四級鄉鎮等市場,其中不乏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賣給不知情消費者的現象時有發生。
廠家
等外品是行業“潛規則”
“家電等外品長期存在,并形成了它自己的一個生態鏈”,一不愿具名的某空調工廠有關人士告訴信息時報記者,不少廠家聲稱自己產品的不合格率為萬分之一,但實際上,家電產品質量的不合格率高達1%~2%。他介紹說,以空調為例,包括開關機、制冷制熱、以及搖控器匹配等都是要求各項單獨檢測合格的,但針對上述所有功能匯總的檢測卻是抽檢的,問題往往出現在各功能的適配性上面。
該人士直言,每個工廠都會存在等外品,僅廣州市場的等外品數量保守估計都在上萬臺之多,并且還有專門批發、經營等外品的經銷商。“按照外觀損傷,功能損壞程度,等外品被劃分成A、B、C三個等級,按照正品出廠價打3折~7折賣給專營等外品的經銷商。”他強調,通常我們會跟對方簽訂合同,要求他們提供10萬元保證金,以保證我們的等外品不能流入正規商場,不能當正品買賣。
等外品運作商
主要流向二手市場或網店
信息時報記者輾轉聯系到一位專營等外品生意的章姓(化名)老板。章老板表示,他從事這項生意十幾年,批發過包括東芝、伊萊克斯等品牌的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等外品”,這些產品主要出售到二手家電市場。“我們每年批回來的等外品在2000萬~3000萬臺,通常加價7%~8%,再批給二手家電商”。
據他所知,在廣州專營等外品的大型的商家至少3家~5家,小型的可能更多,“一些同行可能會為尋求更高的利潤而將這些貨品批到三四級市場那些加盟店和夫妻店當作‘正品’來賣,也有一部分流入到網購市場,那些私人開的特價家電產品的網店,連發票也提供不了”。
他表示,雖然等外品有專門的標識標記,將其與正品分開,并且在他們與廠家交易時也被要求不能當正品賣,但那些標記是很容易被拿掉的,而最后貨品到底流向什么市場,家電工廠也很難控制和管理,“如果等外品被以次充好,消費者的確不太容易發現”。
家電大賣場
等外品絕進不入大賣場
廣州蘇寧市場部有關人士對信息時報記者表示,等外品絕進不了大賣場。因為要進我們的體系,必須手續齊全,產品的合格證、說明書、安裝促修卡等,一個也不能少;并且要求產品沒有開封過,外包裝完好無損,外包裝稍為陳舊一點我們都會拒絕。
該人士表示,每一個出售的產品都有條形碼,在銷售的過程中,產品走到哪一步都會有記錄,貨有沒有送到,有沒有安裝,有沒有退貨,系統都一目了然,絕不可能被消費者要求退換貨、以及拆過包裝的產品再重新被當做正品銷售。
“等外品的確進不了正規商場,一是因為等外品的手續、身份證明本身就是殘缺的;其次,正規商場經營正品本身已經有可觀利潤,他們犯不著這樣做”,上述提到的章老板也證實了大賣場的說法。
家電電商
與線下協同規模化采購
在談到網上為什么存在等外品“以次充好”這個現象時,蘇寧易購相關媒體發言人告訴信息時報記者,一些私人網店因為沒有資質審核這樣的要求,可能會“鋌而走險”,但“我相信像易購、當當、京東這樣的大型電商,是不會以身犯險的”。他表示,蘇寧易購的采購是與線下實體店一體化運作的,即他們也是通過與家電工廠的總部直接談判、規模采購,沒有必要去做等外品,而且等外品上萬臺這樣的量,也根本入不了這些大型電商的眼。
“網購消費者對于外觀的要求更敏感更高。”庫巴購物網副總裁彭亮表示,電商做殘次品風險太高,沒人會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去傷害品牌利益。現在都是集團采購,與供應鏈之間有很好的銜接,對于運輸過程中的產生瑕疵品,與廠家之間都有協議去處理。“絕對不會進了正規電商平臺。”
何謂等外品?
也稱“等級機”、“副品機”。是指在運輸途中產品受損(包括外觀受損、功能受損等),以及在初次購安裝后不能正常運轉的“返修機”,甚至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合格但又有一定使用價值的殘次品;嚴格來講,等外品是不合格產品,不能按正品銷售。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