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資深工程師傳授硅谷面試秘笈(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馬喬)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Facebook資深工程師佩德拉姆-基亞尼(Pedram Keyani)近日在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撰文指出,硅谷企業(yè)面試不單單是看重員工個人技術能力和薪酬的匹配,而且更加強調企業(yè)文化能否與個人思想產生共鳴。
以下是內容全文:
大學畢業(yè)以后尋找實習崗位和工作的過程非常令人興奮,尤其是對于擁有工程學和其他技術背景的求職者來說更是如此。目前在競爭動輒就異常殘酷的求職市場,對軟件工程師的需求卻遠遠高于其他任何時期。你會發(fā)現,科技企業(yè)實際上都在不惜重金競相爭奪人才。
雖然我個人在剛剛開始找工作時也覺得非常興奮,但也同樣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與面試官進行面試的不確定性、公司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以及無法抉擇哪家公司更適合我的發(fā)展。
企業(yè)跟人一樣,都有鮮明的個性。正如你無法與遇到的每一個人都相處得好一樣,你也根本無法與每一個為你提供工作的企業(yè)都相處得非常融洽。反之亦然。為了確定一家最適合自己的公司,你就需要提出一些更具實際意義的問題,以幫助自己找出除薪酬以外所看重的其他價值。比如,工作節(jié)奏快不快?你的領導如何?從現在開始它會不會在一年內成為一家快速增長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大型知名公司的工作是否乏味?
我本想說,如果你天生就是當工程師的料,那么Facebook就是你的理想雇主。但其實這樣說有失偏頗,因為個人和企業(yè)的匹配度遠比這復雜的多。硅谷企業(yè)面試不單單是看重員工個人技術能力和薪酬的匹配,而且更加強調企業(yè)文化能否與個人思想產生共鳴。也就是說,公司在面試你的同時,你也要面試公司。
然而,現實卻是在為選擇哪家公司提供的工作機會而煩惱之前,你還是得首先獲得實習機會。那么你需要衡量以下因素:
學校不教授面試技能
當你在學校解決問題時,你通常會寫在紙上或者使用鍵盤。但是當你在實習期間或面試時越到問題時,你得需要做出更多:展示你自己。你在面試時做出的任何回答都將反映出你的知識水平,你的舉止將反映出你的思考方式和性格。你是不是冷靜而又有耐心,煩躁不安或者富有活力?自信,驕傲還是謙虛?你能與周圍的人進行溝通嗎?這里沒有“對”或“錯”的標準答案,但面試官會把所有因素考慮在內。
為了便于你準備,我向你提供三個詞的建議:練習、練習還是練習。良好的面試技能是學校不曾教會給你的技巧,但是這很重要。幸運的是,我可以傳授給你基本的面試技巧。
首先,挑選出一些有趣的編程問題,打印出來并寫在白色書寫板上。為了模擬你面試中可能感受到的壓力,你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寫出你的答案并說出來。不要擔心你會犯錯,因為面試官更感興趣的是你如何克服困難。與給出完美答案相比,他們更加重視你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在首次嘗試失敗后你是否能夠繼續(xù)花時間解決問題。這樣練習幾次后,你就會更加適應這種面試。當你真正面試時,你就會輕松很多,因為你的壓力已經小了很多。這十分重要,輕松的狀態(tài)會給予面試官良好的印象。
實習如同開胃菜
如果通過了面試這一關,你可能會得到幾個不同的實習機會。這意味著好戲才剛剛開始。我的建議是,永遠也不要在同一個公司進行兩次實習,即使它是一家大型公司,你也可以嘗試不同的團隊,為什么?實習就如同開胃菜,你需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嘗試,在主菜上桌之前選擇你最喜歡的類型。在我開始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編程類工作之前,我曾在四家知名公司進行實習,其中包括Sun微系統(tǒng)和谷歌,他們都給我了不同的感覺。所以,你可能會喜歡夏天實習時所在的企業(yè),但你也可能喜歡上下一家企業(yè)。利用實習機會到大企業(yè)、小企業(yè)、家附近的企業(yè)以及不同州甚至是不同國家的企業(yè)去工作。為什么不呢,你又不會蒙受什么損失。
主菜登場
如果你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你很有可能在夏季結束后獲得一份工作邀請。如果是這樣,那非常好。如果不是,不要擔憂,你現在已經擁有了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這樣在下一次面試時就知道面試官對你的期望了。
但是即使是最周密的練習也無法確保你獲得夢寐以求的工作,我的建議是把你想要參加的公司面試按照優(yōu)先級進行排序。當你進行最后一項面試時,你將會成為專家。
這時,你應該表現的就像已經獲得工作邀請一樣。你不應表現出驕傲自大,但應該假裝你必須在當天決定出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為之奮斗的地方。這非常有趣,因為不但企業(yè)會面試你,你還要面試企業(yè)。你很難獲得你想要的答案,所以你可以提出一些有關公司如何運營的細節(jié)問題。以下就是我曾經提出的對我有用的問題,看看哪一條適合你:
--公司的決策速度如何(新聞發(fā)布的間隔時間是多少)?
--工程師將會采取何種措施在現場或現成產品上測試自己的新創(chuàng)意?
--各團隊之間的區(qū)別是否明顯,是否會以更流暢的形式合作?
--員工在各團隊之間的流動頻率如何?
--經理直接匯報的大致頻率是多少?
--是否擁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訓計劃?
--你想要從公司學到多少東西?
--公司會不會為員工提供成長和嘗試新事物的機會?
薪酬談判
假如你獲得了工作邀請(多個邀請更好),在談具體工作事項前,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大問題:薪酬。很多人不愿意談錢,或表現出一幅錢并不重要的樣子。這很好,但是你必須準備好談論薪酬問題,因為這是你在開始正式工作前唯一一次討論薪酬的機會。一旦你簽訂了工作合同,你的薪酬就會基于你的表現,你不會有太多再次討價還價的機會(除非得到晉升)。
你的薪酬中很可能包含薪水和股權兩部分,這兩部分都可以公平談判。每家公司都會有對新雇員的薪酬做出評估,評估因素包括員工所畢業(yè)的大學、學位以及面試表現等。我很難給出具體的談判建議,但你無需害怕。如果你想要更多薪酬就提出來,看看對方的反應。在他們表示“這是我們所能給予的最終待遇”或“這是我們能夠給出的最好待遇”之前,你都可以與企業(yè)一直談判下去。一旦企業(yè)亮出了最后的底牌,你就需要決定是否接受這個邀請或進行婉言拒絕。
股權的談判就更加微妙。你不能只看企業(yè)提供的股票數量,以及這些股票的當前價值。更關鍵的問題是,你認為這家企業(yè)未來會有多大程度的增長前景。這是最經典的風險-回報計算模式,這要你自己做出決定。與小型初創(chuàng)企業(yè)相比,大型知名企業(yè)提供的股權更少,因為大企業(yè)的未來更有保障。而初創(chuàng)企業(yè)必須提供給你更多股票,因為他們未來幾個月可能就會倒閉。你需要面臨兩個問題:第一,這家公司的未來前景如何;第二,你對風險回報率的評估。
在這期間,你需要與代表公司的招聘人員進行洽談。當他對方不經意地問你想要的薪酬或股權時,你要切記,這不是一個隨意的問題,也不要在這樣的交談中隨意拋出你想要的數字。你尚未獲得一份全職工作,所以不要指望能夠獲得“公平”對待。你可以告訴他們,你尚未想好確切的數字,但希望了解薪酬的大致水平。企業(yè)代表并不想欺騙你,但作為薪酬談判的雙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
工作前100天
開始一份新工作非常艱難,因為你需要從頭開始,并且還得證明自己。不用擔心,這一階段終將過去。隨著每一項任務和項目的實施,你將學習新東西,并開始承擔更大的任務。你要牢記一點,你周圍的同事將支持你,幫助你提速(如果你選擇正確的話),這一點很重要。你也會犯錯誤,而且犯錯后的感覺簡直糟透了,但要吸取教訓并繼續(xù)走下去。
當遇到艱難的問題時,不要讓消極情緒擊垮自己,比如說“我不夠聰明”,“每個人都比我知道的多”等等。事實是,每個人在某個時刻都會成為新手,而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如果你正在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你可以問問你的經理或師傅,讓他們告訴你他們實習期的第一份工作和處理的問題。小小的建議可以幫你走的更遠。與其因為犯錯而痛苦,還不如專注于你喜歡做的事情,展現出最好的自己。相信我,其他的東西就水到渠成了。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yè)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