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
2011第三季度中國B2C市場份額
2004年,亞馬遜將卓越網收歸旗下。七年過去,卓越亞馬遜完成“去卓越化”,更名為“亞馬遜中國”,完成IT系統和倉儲系統與亞馬遜全球的同步對接,卻沒有如預期般加速前行,登上中國B2C的王者之座。7年來,在這個浮躁的電商市場,亞馬遜罕有地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卻一步步拱手讓出B2C前三名的位置。
“如果賠本賺吆喝,最后剩下的只是吆喝。”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認為,中國人習慣的做法是你死我活,但這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個百米競賽。“我最關心的是你有沒有為馬拉松準備好,是不是最后的勝者之一?市場上最后的三五家電商,有沒有你?”
但王漢華也坦誠,“(優勢)有可能是沒有發揮到極致”。本土化生存,是每個跨國公司現實運營中難以跨越的一道坎,即便是獨領風騷的亞馬遜,也正在尋找它的中國式突圍。
開放平臺:首推外貿B2C
亞馬遜是全球電商公司中最早嘗試“開放平臺”的先行者。2007年,亞馬遜已經在全球推出“我要開店”和“亞馬遜物流”兩項業務,讓第三方賣家將貨物整合到作為平臺方的亞馬遜倉儲物流體系中。
這樣的設想,京東和天貓都在嘗試,但至今未成功。用王漢華的話來說:“這不是一個庫房的概念,是一個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一個供應鏈管理,要用智能技術決定什么貨放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放多少,這是“數據處理公司”亞馬遜的強項。而為了達到這個高標準,亞馬遜中國直到2011年7月才推出其平臺化策略。
在此之前,京東、當當、凡客V +早已出手,推出旗下第三方平臺戰略。起步即落后,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亞馬遜美國有很多經驗可以復制,但是亞馬遜中國優勢沒發揮出來。”
但這一次,王漢華選擇了“主動出擊”。上周,王漢華在廣州宣布推出“全球開店”測試版,將“我要開店”升級至全球平臺。中國賣家在加入“全球開店”后,只需將產品庫存入當地亞馬遜運營中心,即可通過當地倉儲物流系統將貨物發往全世界。王漢華認為,亞馬遜中國是國內唯一一家為賣家提供B2C國際化平臺的電子商務企業,這是進一步完善亞馬遜中國第三方平臺的重大舉措。“語言、物流、換匯這三個外貿B2C最難的問題,我們已經想好如何解決。”
過去2年,外貿B2C初顯格局,DX、蘭亭集勢、米蘭等少數幾家外貿B2C突圍而出,獲得融資。“從整個市場來說,跨境交易還沒到達一個爆發的地步,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陳壽送認為,外貿B2C特點是“無品牌的,利益高”,相當于兌現中國制造。“但亞馬遜會不會做無品牌商品?還是通過正規渠道,打通跨境交易,說白了政策門檻是它要面臨的一個問題,跨境交易流程費用還是比較高的。”
物流倉儲:取代電商,提前盈利?
“主業(電商)不賺錢,靠副業(物流倉儲)賺錢,這是電商不希望看到的。”
王漢華坦誠。但這的確是京東、凡客這類擁有自主物流的電商很可能遭遇的前景。
目前,亞馬遜中國在全國有11個庫房,面積超過55萬平方米。“是所有電商中最大的。”根據王漢華的計劃,到年底,華南地區倉儲面積(目前是6萬平方米)要翻三番,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對物流投入。
和大部分的開放平臺不同,亞馬遜中國有“超過一半”的開放平臺采用的是亞馬遜物流。這意味著“它的貨放在我們的倉庫,我們幫他們配送,任何售后問題由亞馬遜代商家解決。”
這就決定了,在收費模式上,除了傳統的交易傭金,亞馬遜中國還有兩個新的創收渠道“倉儲費和配送費”。招商頁面顯示,倉儲費用在155元/每月每立方米,而物流費最低可以達到3 .75元/單。
“(在價格上)我們有很大的優勢。你可以想象,也許某天淘寶的商家,賣東西在淘寶,后臺服務都在亞馬遜。”王漢華認為,除了春節高峰,亞馬遜有能力去支撐平臺外賣家的物流需求,而“這個市場肯定是有的”。
不過,陳壽送提出,亞馬遜中國的物流優勢現在看來并不如美國明顯。“開發物流,盈利一定會有。但需要考慮的是帶來新收入來源的同時,是否會犧牲掉自己的購物體驗。倉儲和物流配送服務能力是在一個水平線以內的,當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商家數量不斷增加,要考慮如何處理成本控制下合理的配送量。”
采寫:南都記者謝睿
實習生王潤珠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