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安徽多地出現近千家私人架設電視臺。這些“地下電視臺”通過播放暴力、色情等低俗內容提高收視率,拉攏藥品廣告,從中牟利。而安徽廣電局有關負責人昨日接受采訪回應稱,當地私人架設的電視臺沒有上千家這么多,且近年來每年都查處幾十家甚至百余家“地下黑臺”。
即便只有幾百家“地下黑臺”,數量也不可謂不多。一臺發射機、一臺電視機、一臺影碟機等設備,就組成了一家“電視臺”。靠播放虛假醫藥和保健品廣告,這類“電視臺”有的月收入可達數萬元。如是暴利推動,使安徽多地“地下黑臺”呈泛濫之勢。
對于私人設辦廣播電臺、電視臺的行為,我國早在1997年頒布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就從嚴禁止,同時《無線電管理條例》和《刑法》,對相關行為也都有所涉及。但由于其流動性大、隱蔽性強、違法成本低等種種原因,監管收效甚微。這其中或許如爆料者言,也不乏私下的利益糾葛與地方保護。無疑,順藤摸瓜,斬斷龐大的利益鏈條,徹底鏟除其滋生的溫床是關鍵。
但事實上,對“地下黑臺”的取締往往尷尬地處于監管真空。雖然《廣播電視管理條例》規定,對擅自設臺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予以取締,但廣電部門沒有強制搜查權,只能拆除室外設施而無法將所有設備查繳。據相關規定,無線電管理部門負責沒收設備,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負責對其播出的內容進行檢查,工商局負責對其廣告進行檢查,而拘捕責任人需要公安部門執行。最后,往往表面上看是齊抓共管,但實際上卻難以形成合力,難以查到違法投放廣告的廣告主以及非法提供設備的廠家。因此,這就需要有監管職責的部門聯合執法,形成強攻合力,以避免體制性的執法乏力。
與“地下黑臺”難取締并存的另一個事實是,近些年家電下鄉政策有效帶動了農村消費,但當前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發展滯后。筆者認為,讓“地下黑臺”終止的釜底抽薪之策就是讓“有線電視”下鄉。“地下黑臺”盛行之處多是偏僻之地,非法“地下黑臺”的存在,恰好滿足了當地農民的視聽需求。當地政府部門如能盡快在這些偏遠農村普及有線電視,非法“地下黑臺”自然也就失去生存空間。當然,考慮到偏遠地區農民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對這些農村適當補貼,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以便迅速擴大有線電視網覆蓋面,讓“地下黑臺”被迫“下臺”。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