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救得了等離子電視嗎?
液晶還是等離子?“五一”將至,想要選購平板電視的消費者再次面臨一道選擇題。雖然近幾年在液晶電視壓倒性的優勢之下,多數消費者“隨大流”將液晶電視作為首選,然而在3D時代來臨之際,等離子與液晶電視兩大陣營又掀論戰。“3D等離子更有技術優勢!”這到底是等離子崛起的轉折點,還是其最后的吶喊呢?
當平板電視出現時,等離子和液晶原本是平分秋色的業內雙雄,然而隨著液晶電視生產企業增多、市場推廣力度加大,兩者逐漸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遇。2006年,液晶以壓倒性的優勢獨霸平板市場80%的份額,與之相應的是,等離子在生產和銷售領域全線潰敗。
一直以來,等離子忠實的擁躉莫過于松下和國內企業長虹。2006年9月,四川長虹與彩虹電子聯手豪擲8億美元扛起等離子大旗,但并沒有挽回等離子的頹勢。中怡康的數據顯示,今年初,等離子市場再度萎縮,占有率已經從去年初的5%下降到3%。
雖然早有業內人士指出,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并不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液晶主要占據42英寸以下的市場,而等離子則在42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市場上有絕對優勢。以42英寸劃界后,“井水不犯河水”。但絕大多數消費者仍然更青睞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斗不過液晶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位家電賣場的銷售主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銷售的超過九成的彩電都是液晶電視。
近日,奧維咨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LED液晶電視因其節能、環保、超薄等特性贏得了市場的歡迎。預計今年,LED液晶電視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0%。LED市場占有率急速攀升使普通液晶電視大幅跌價,而等離子產品的價格優勢也不復存在。
一直以來,企業為推動等離子市場發展,定價一直都比普通液晶電視要低,希望能用低價換來市場占有率。然而,記者在賣場走訪時發現,液晶電視的價格已經和等離子沒有差距。賣場促銷員表示,現在等離子電視更不好賣了。沒有價格優勢,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市場認知度更高的液晶電視。
盡管一直宣稱等離子市場前景光明,但兩個等離子旗手——長虹和松下也開始求變。去年6月初,松下將液晶面板的產能擴大兩倍;另有傳聞稱,長虹在密謀聯合富士康,投資272億元在成都建設液晶項目。當時,這也被很多人解讀為等離子陣營倒戈,將逐步告別家用市場的信號。
隨著3D時代的到來,業內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聲音:“在技術上更具優勢的等離子將由此實現復興。”調研機構Display預測,2013年,超過86%的等離子電視將支持3D。這也堅定了等離子陣營發展3D等離子產業的信心。幾年前宣布退出等離子市場的LG近日“回歸”,推出了支持3D顯示的等離子電視。
那么,等離子電視到底將會何去何從呢?商報記者 孫聰穎
商報鏈接
兩大平板陣營口頭交鋒
正方
長虹常務副總裁林茂祥:
3D電視是目前的趨勢,但市場上的3D電視只能稱之為帶有3D功能的電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3D電視。由于國際上也沒有相關標準,這就帶給國內廠家一定的市場機會。未來,長虹電視上3D是標配,至少我們自己的等離子電視上全都要配備。
奧維咨詢常務副總經理文建平:
液晶技術面世的時候針對的是電腦顯示器,所以等離子在彩電方面的技術優勢被一部分消費群體認可,等離子也有固定的消費群。一般來看,液晶與等離子的市場份額占比應該達到9:1算比較正常。
反方
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
目前,等離子陣營越來越孤立,市場競爭不充分,研發投入也越來越小。在此狀況之下,等離子的市場將越來越小。等離子也成為從CRT到平板時代的一個過渡產品。2009年,等離子市場發展比較快,那是因為液晶屏幕供不應求。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液晶產能越來越充足,等離子不會取得很大的發展。目前,等離子的優勢就在于價格,若價格沒有優勢,其市場將迅速消失。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
等離子電視在中國乃至全球萎縮態勢在持續。3D電視對于等離子是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液晶同樣享有。所謂“3D更適合于等離子”的說法,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預計今年,等離子市場占比將保持在5%-6%左右,不會出現大的突破。等離子陣營企業要兩條腿走路,只有液晶才能支撐起企業的銷售主體。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