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兩家深圳LED(發光二極管)企業在海外遭遇專利訴訟,最后均以和解賠償收場。”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眭世榮近來對此憂心忡忡。
與過去的DVD產業類似,核心專利壁壘就像一把懸在中國LED產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由于核心專利均被海外廠商控制,中國企業隨時面臨著核心專利侵權的風險。
與此相關的一個產業現實是,目前中國LED企業超過60%以上的產品均在歐美等海外市場銷售。
“因為全球LED市場才處在起步階段,目前中國LED企業遇到的專利訴訟還是很有限。”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執行總干事商松認為,但隨著市場的擴大,中國LED企業面臨的專利風險將越來越高。
“這一次,我們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商松提醒,為了避免中國LED產業重蹈DVD產業的覆轍:“在LED專利戰上,中國企業應該提前應對。”
4月28日,深圳市LED專利聯盟籌備會議召開,超過70家深圳LED企業匯聚一堂,領域涉及LED芯片、照明、背光源、顯示屏等。這將是國內首個LED專利技術的產業聯盟。
眭世榮也是這個聯盟的發起人之一,他感嘆:“LED專利戰,中國企業挑戰很大,但機會猶在。”
LED的專利壁壘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LED上游芯片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主要集中在日亞、飛利浦、歐司朗幾家外資廠商。
例如芯片基片制造的主流技術藍寶石襯底技術和碳化硅襯底技術,目前僅被日本日亞公司和美國Cree公司掌控,我國使用的大多是日本日亞的藍寶石襯底技術,但需要向日本日亞繳納不菲的專利費用。
“中國企業想在上游突破LED專利封鎖,事實上是很困難的。”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俊告訴本報記者,正是外資廠商在上游專利技術的把控,成為其在海外市場打壓中國LED廠商的“利器”。
“最近一年來,遭遇專利訴訟的中國LED企業明顯增多。”商松告訴本報記者,而“專利戰”的手法,也不僅限于簡單的訴訟。
“‘專利戰’僅是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因此很多擁有專利的外資競爭對手,會將律師函直接發給中國涉嫌侵權LED企業在海外的下游客戶。”商松告訴記者,由于下游客戶害怕承擔連帶責任,往往會因此停止對中國LED產品的采購:“結果很多中國LED企業,直到在海外丟單了,才知道自己因專利侵權被訴了。”
事實上,從中國LED企業海外市場版圖的分布,也可以看出“專利壁壘”的印記。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中國LED應用類產品主要集中在歐洲、南美等幾大市場。而在LED需求量極大的日本市場,中國品牌幾無涉足。
“在日本市場,中國LED企業基本都是靠代工貼牌出貨,而沒有自主品牌。”馮俊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市場對于專利侵權的排查極端嚴厲:“這讓很多中國企業,不得不主動放棄這塊需求量極大的市場。”
專利戰的中國機會
從表面看,中外LED專利戰似乎是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
據悉,在LED的核心專利技術中,特別是白光、大功率LED燈的熱平衡問題、持久高效的熒光粉等關鍵專利,一直被歐、美、日廠商壟斷。
“從產業結構上講,雖然國外的廠商擁有核心專利,但是不具備生產優勢。”馮俊告訴記者,在外國低端電子加工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過程中,其產業配套也逐步向中國轉移,例如在塑膠、五金、化工、模具等LED下游集成產業鏈上,中國有著完善的配套優勢。
“同樣的LED應用產品,國外成熟化的周期需要兩年,而在中國的產業配套環境下僅需三個月。”馮俊說。
由此導致一個不容忽視的產業現實是,全球70%以上LED應用產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國完成——這也是“LED專利戰”中,中國擁有的主要砝碼。
“中國LED企業的技術優勢,集中在下游的應用和集成。”萬潤科技董事長李志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應用產品的集成水平和速度上看,部分中國LED應用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譬如,萬潤大功率照明燈具在一年的測試期內,已實現領先業界的“零光衰”。
在此背景下,在LED下游的應用領域,中國企業已積累的大量的專利。據高工LED產業研究中心調查,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LED相關專利申請共26071件,其中處于產業中游和下游的封裝和應用方面的專利接近50%。
“上游核心專利的產業化,必須要通過下游的LED應用的產業化來實現。”馮俊認為,隨著未來中國企業在LED下游應用技術的專利積累:“外國廠商核心專利的產業化,甚至繞不開中國的底層技術。”
抱團應對
盡管在下游的LED應用領域,中國企業擁有相應的專利“砝碼”,但在與上游核心專利外國廠商的博弈中,絕非勢均力敵。
據本報記者調查,部分中國LED企業的專利僅局限在外觀設計和照明設計等極其細分的領域,有的甚至是部分小眾技術。
“相比較上游核心專利的集中和覆蓋面廣,下游的應用層面專利則相對分散。”眭世榮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單個中國LED企業的專利仍存局限,在市場拓展中很難形成合力,其專利應用的效果也不明顯。
在此背景下,中國LED企業欲抱團出擊。本報記者了解到,即將成立的深圳LED專利聯盟,將搭建國內首家LED專利數據庫。涵蓋測試封裝、照明設計、背光源技術等多個應用領域。
“成員內企業之間可以進行專利的交叉授權,以形成一個專利池。”據眭世榮介紹,LED專利聯盟的成員將搭建一個統一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避免企業單獨開發、重復建設。
更為重要的是,在與外國LED廠商的專利戰中,“專利池”形式將有著更強的議價能力。“專利聯盟成立后,我們計劃以統一的‘專利池’,與擁有上游核心專利廠商洽談專利的交叉授權等問題。”眭世榮告訴記者,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專利的授權價格;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通過多個應用專利置換一個核心專利的形式,整體降低企業成本。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