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彩電企業的集體業績不佳從本質上看,還是面板資源受制于人造成的。面板,這個自彩電業進入平板時代就困擾中國彩電業的痼疾,如今依然是彩電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我國彩電行業顯示屏受控于人 液晶面板投資熱潮背后隱憂重重
自全球產業進入平板時代后,我國彩電企業在CRT時代構筑的產業優勢幾乎一夜之間喪失殆盡。受技術、資金、產業政策以及企業發展現狀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的面板建設始終未能成行,這也為中國彩電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痛楚。
面板資源的缺失已成為我國彩電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瓶頸。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指出,在彩電核心資源顯示屏的供給上,我國本土企業只占不到10%的份額。目前,我國彩電行業面臨顯示屏受控于人的嚴峻現實,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不但彩電業面臨崩潰,而且也會影響到我國信息產業的安全、結構調整和升級等問題。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國內掀起了一股液晶面板投資熱潮:LG8.5代線落戶廣州、深超科技(TCL)在深圳投資8.5代線、南京中電熊貓購買夏普6代生產線、京東方已開始建設8代面板生產線。
據悉,有些產業人士分析了投資熱潮背后的隱憂指出,首先,國內引進的生產線雖然打著高世代面板旗號,但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國外企業“淘汰”的生產線;其次,液晶面板的專利數量較多,而且大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高昂的專利費或將成為吞噬中國彩電業利潤的“黑洞”;第三,液晶面板生產線建設是一個高昂的資本投入型產業,單憑一個或幾個企業很難盤活整個棋局。
據了解,今年以來,將面板作為主業的京東方陷入了增發“圈錢”的流言中。當前京東方為液晶面板生產線已經融資約500億元,液晶面板生產線似乎已成資本“無底洞”。
等離子成中國彩電業救命稻草
當前國家十二五規劃已將核心技術與核心器件列為十二五期間重點突破的產業方向,面板作為彩電業的關鍵資源,占據著70%—80%的成本。從總體產業形態分析,等離子投資要比液晶明朗得多,即便當前其市場份額較之液晶要小,但隨著產業的總體推進,等離子實現產業逆轉也未嘗不可。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表示,相比液晶,產業鏈實現本土化的有利條件讓等離子的成本更有優勢,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離子電視的成本要比液晶電視的成本低近10%。
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很可能使等離子成為中國彩電業的救命稻草。 [NextPage]就液晶面板生產線而言,原始漿料、玻璃基板等基礎原材料都要依賴海外進口,從這個意義上看國內企業還是一個加工廠。但等離子不同,國內已經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了。
等離子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技術與產業鏈上,更重要的是以等離子為主力的大屏幕電視已成為當前市場消費的主流趨勢。一直以來,業內流傳著“小看液晶,大看等離子”之說,隨著人們越來越青睞大尺寸電視,等離子電視開始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Displaybank調研報告顯示,全球等離子電視第二季度出貨500萬臺,較第一季度增長27%,較去年同期增長53%。
長虹等離子:中國面板產業尖兵
據消息人士透露,國內建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最快也要2011年才能實現量產。而長虹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已經全面量產。今年1月21日,長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生產線全面量產,并準備在兩年后將產能提升至年產600萬片(以42英寸計)。
據了解,2007年4月,四川長虹正式啟動等離子屏及模組項目一期工程,建設首條國際最新一代“八面取”等離子屏及模組生產線,主要量產42英寸、50英寸及以上等離子顯示屏,預計年產等離子屏200萬片以上。
2006年,長虹并購韓國等離子鼻祖歐麗安公司,直接獲得歐麗安公司掌握的等離子面板的核心技術與生產線建設經驗。據悉,當時該公司不僅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無縫拼接等離子顯示器(Multi-PDP)技術,而且擁有300多項等離子專利。
在打破外資的等離子專利限制后,長虹又通過自主研發,在材料、器件、工藝和設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同時,長虹還組織了一批由30名核心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涵蓋芯片、軟件、設計、制造、整機開發等基礎研發和應用研發領域,中國彩電企業首次擁有了在平板時代對抗外資的“核武器”。
據長虹公司新聞發言人劉海中透露,當前長虹等離子面板產品的單日最高綜合良品率已經達到91.21%,較高的良品率以及產業鏈的本土化使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優勢更加明顯。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