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曉 出處|《英才》雜志2011年2月刊
2000-2006年,國內家電零售行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率先進行了行業整合。上千家家電零售企業經過一系列的整合后,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只剩下二三十家。其中國美、蘇寧、永樂、大中和五星規模最大。
2006年的春節,我邀請其他四位家電零售企業的創始人黃光裕、張近東、張大中、汪建國來上海過年,希望和他們有個交流的機會。當時他們也都接受了邀請來到上海,在那次聚會中大家談到最多的是關于行業整合。
那時只有國美、蘇寧、永樂三家公司上市,其中國美和永樂在香港上市,蘇寧在A股上市,這三家公司總市值大概不到500億,但是如果我們五家公司可以合并,市值會達到1500億,比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企業百思買的市值還略高一些。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不但每個企業本身價值會更高,且全國的銷售網絡和市場占有率都會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其他企業包括跨國公司再想進入中國家電零售業,就會很困難。假設當時真的促成此事,那對中國的家電連鎖零售企業的發展會非常有幫助,國外的很多行業就是通過整合走向成熟的。
因此,從2006年春節開始,我們五家就著手做具體方案。但是,真到實施時,矛盾就出現了——利益如何分配才是最合理的?雖然各家的利益并不比原來少,但每家都覺得自己應該多分一點。利益分配的無解導致整合沒辦法進行。
雖然整合方案沒有實行,但是我跟黃光裕達成了共識。2006年7月,國美和永樂兩家上市公司分別通過95%以上股東的同意,確定在當年年底合并,這在香港資本市場也是開先河的。合并后,兩個企業的盈利能力發生了很大變化,從2006年底到2007年,國美股價從不到4港元上升到6港元,然后一路上行,最高飆至21元。
當時,我跟黃光裕對行業愿景、市場份額、企業成長有著共同的理想。不過后來有些事情,我們發生了很大的分歧。我認為上市公司不應該只以公司大股東的利益為主,而是要想如何保護小股東的利益。但是黃光裕在2006年底以后不斷地套現,股權降了30%多。同時他又做了另外一些事情,比如修改了公司的很多章程等等。
黃光裕2008年被查,國美公司的資金鏈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幸運的是,政府在第一時間表態說國美公司是沒有問題的。這個表態從某種程度救了國美。
之后的戰略調整更是九死一生的過程。當時公司的每個人都很盡責,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整個風波終于過去,公司狀態開始穩定。但這時矛盾反而開始了。公司的戰略已定,誰來掌控企業就成重點。
其實在海外有很多案例,假如你違背了一些基本道德底線和規范,比如說欺詐、內部交易,就不可能再去領導企業。但是,國內只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如果創始人不在位了,就應該把位置傳給親朋好友。所以在2009年,我面臨的很多問題是無法逾越的。
我也不知道事情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作為一個創業者,我把自己的公司與別人合并,就像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別人,如果我和黃光裕當初在志向上有很大的差距,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
雖然發生了這么多事情,但我對當初的合并包括后來的一系列事情都沒有后悔過。我相信社會是往前走的,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10年,行業整合是必然的趨勢,也只有通過行業整合才能對抗跨國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任何體會和經驗都是一種財富。
(作者系國美電器(微博)董事局主席,本文根據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只代表個人觀點)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