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屏將全面崛起
自2011年8月,京東方在鄂爾多斯開建第5.5代AMOLED生產線以來,屆時5.4萬片玻璃基板的月產量規模,勢必改寫全球五大面板廠商格局。五大元老三星、LG、夏普、友達、奇美,或將重新排序,讓位于大路系面板廠商。
京東方等大型面板廠商將成為“中國屏”的排頭兵
進一步來說,相較日韓系面板廠商的“傾國”投入,中國系(Chinawan)面板的整體實力逐步崛起。特別在2011年“十二五”規劃以來,國家將面板產業同芯片產業、軟件產業,同視為高新科技支柱產業,“中國屏”的聲譽,開始跨越地域局限。 [NextPage]
屏幕還是日韓“圓”?
面板業界有條正版“謠傳”,LCD面板創造于美國,但市場化于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黃金期的日本從中看到契機,以“個人電子化”市場為導向,開發出一系列新品,視線里LCD技術的實用化。這其中,日系面板廠商夏普,成為“老牌強國”。
夏普在面板領域,品類豐富
到了1990年代,TFT-LCD的高利潤招徠韓國政府,加上企業巨資投入,高等院府人才支持,像三星、LG這樣的企業快速崛起。近些年來,三星一直稱霸全球最大面板廠寶座,放眼當下3C行業,手機、PDA、平板、電腦、電視、投影儀……很難忽視“三星屏”的存在。
韓國對三星公司的投入,可謂傾國之力
但在面板行業內部,如今的“日韓屏”與“中國屏”僅剩下稱謂的區別。不管屏幕祖籍日本,還是madeinChina,核心技術、原材料供給、上下游廠商,逃不出日韓、臺灣、歐美光刻技術、有源驅動技術、高遷移率TFT技術等。所以,哪怕日韓屏再“圓”,各家實則同根生。 [NextPage] “屏”的中國日韓著慌
[NextPage] 大家“屏”才是真的“屏”
當年的列強,如今的歐盟,世界這塊蛋糕這么大,豈是區區若干國家就能吞下的。夏普已上馬TFT-LCD第10代線,三星、LG等也爭相角逐10代線,跨國面板巨頭更在醞釀11代以上線。中國系面板將何去何從?
第10代TFT-LCD面板
在內地,除與臺灣面板廠商合作外,自2011年以來的“十二五”計劃,國家重點投向如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技術領先、產品質高、人才聚集的大型廠商。因為在本文開頭,筆者已經提到,若想成為面板廠商,門檻之高,非舉國之力不能“敵”也。
響應“十二五”號召,各地對面板產業更加重視
雖然日韓面板商又掀起“OLED熱”,也有業內人士道破其“拖垮中國屏”的天機。但是,我們不妨回溯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若當年日本未將面板市場化,如今3C設備屏幕,是否仍是黑白加方格,而如iPhone般的多點加觸控,只是概念化產品。一家獨大,難撐起整個產業,日韓廠商似乎違背了初衷。
結語: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各行各業不過如此。據市場調查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12年將是全球面板回暖年,且下半年的液晶面板市場良好。就中國系面板廠商而言,低成本的代加工角色終將過時,拼技術創新、整合上下游資源、緊隨潮流的鐵拳組合,皆已提上日程。“屏”的風水必將轉到整個中國,把日韓的東亞面板格局,轉成中日韓的東亞面板新版圖。
在2009年內地“家電下鄉”等政策影響下,“內地屏”遭遇百年不遇的危機――不差錢,屏卻沒了。血緣相親,內地廠商以組團的方式,向臺灣屏拋去橄欖枝。同年8月,時任友達光電執行副總裁的彭雙浪表示,“目前我們只能滿足顧客的七成需求,訂單能見度已達第三季底。”
時任友達光電執行副總裁的彭雙浪
內地面板廠商來勢洶洶,最先驚動了臺灣屏的“大東家”,即日本面板廠商。這其中的淵源,頗為糾結。時值2008年金融風暴,日本面板廠商資金鏈受困,為保持與韓國液晶面板技術平衡,向臺灣進行技術轉讓。友達趁此良機,進入TFT-LCD產業。
中國屏互相抱團取暖
如今,臺灣屏與內地屏抱團取暖,加上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等采取先收購再創新、摸著石子過河、以市場換技術等方式,深掘面板技術,特別是當熱的高世代線液晶面板、適用于智能機的小尺寸TFT-LCD液晶面板。“屏”產業不再是日韓的獨家本領。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