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按下首個按鈕 貨幣政策和稅改將配套
發表時間:2012-05-18 點擊量:238 來源: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徐嵐) 由于國內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出口正在放緩,擴大內需成為推動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前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自5月初開始,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等部門密集調研,醞釀新一輪擴大內需系列政策,將要推出的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對面向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力度,監測擴大內需的用地保障,推出替代接續“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政策,對節能環保產品等進行財政補貼,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等等。
家電業按下首個“按鈕”
最近一周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M1、用電量等指標增速均降至個位數。其中,4月份實際使用外資84.01億美元,連續第6個月下跌。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較3月份下滑2.6個百分點,為2009年6月份以來增速首次跌破10%。經濟仍處于下行趨勢中,尤其是在投資和出口雙雙黯淡之際,通過財政政策擴大內需、調結構或成為管理層推動經濟平穩發展的最佳選擇。
目前擴大內需的第一個“按鈕”始于家電業。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
按照補貼額度10%初步計算,節能推廣政策將帶動近5000億元的節能家電消費。業內人士認為,補貼政策對家電企業的業績拉動是毋庸置疑的。銀河證券認為,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將對正處于景氣度下滑階段的家電業產生巨大提振作用,更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效節能產品的提升。下階段結構性減稅還將繼續深化,類似于“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財政補貼政策將覆蓋至節能產品、農村市場領域“新政策的指向主要是對節能環保產品和建立廢舊回收體系進行財政補貼。
基礎設施投資有望提速
而這可能僅僅是監管層一系列重拳出擊的開始。市場人士對此分析,在4月份多項宏觀經濟數據低于預期的情況下,在二季度不排除國家將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力度,以此實現全年“穩增長”的預期目標。事實上,自2月底以來,包括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等各項重大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種種跡象都在顯示,基礎設施投資有望提速。
僅以最受關注的鐵路為例,在鐵道部的年度計劃中,今年將有6366公里新鐵路投入運營,其中高鐵占比55%,即有3500公里高鐵線路完工,相當于2.5條京滬高鐵開通,為歷年之最。根據“十二五”規劃和資金情況,今年將安排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就有4000億元。本周消息稱,5000億元資金今年將到位,對鐵路建設形成支撐。另有消息稱,對于鐵道部相關建設項目的銀行信貸資金3月集中下撥,而且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較之前也呈現放松跡象。
貨幣政策和稅改同時配套
除了上述這些措施之外,市場預計貨幣政策和稅改也將同時配套。
早在5月8日降準之時,市場人士就曾表示,央行“降準”更多是為表示一種“寬松”的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今年一季度貸款需求下降,意味著目前流動性并不緊張,央行此次“降準”旨在用寬松的表態來撬動市場貸款進一步增長,也說明保經濟增長是當前管理層更關心的問題。從目前市場分析來看,由于一季度GDP增速低于預期,為防止經濟慣性下滑,預計政策面將會加大預調微調力度,以使經濟能在二季度止跌趨穩。
稅收方面,出口退稅政策的執行速度也會加快,促進進口相關政策及針對中小企業、新興產業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也會繼續推出。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具體政策包括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執行資源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此外,還將延長對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適當擴大優惠范圍的稅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