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近東的構想中,在不遠的未來,通過蘇寧連鎖體系,不但可以買到家電、3C數碼產品,還可以買到圖書音像、日用百貨、酒店預訂、在線機票銷售、金融產品等各種產品,甚至,能在蘇寧賣場里代交水電煤氣費。
“蘇寧”不再是“蘇寧電器”,未來它要做“沃爾瑪+亞馬遜”的混合體。
在張近東的指揮下,蘇寧就像一只巨型深海八爪魚——家電連鎖賣場、Expo超級旗艦店、樂購仕購物廣場、蘇寧易購、蘇寧廣場。這些渠道就像八爪魚的腳,如吸盤般觸及中國社會零售市場。
瑰麗藍圖
2012年3月,北京,蘇寧電器舉辦媒體答謝午宴,這是張近東每年到北京參加兩會的保留節目。席間,張近東稱:“我們正在考慮如何淡化消費者對蘇寧在家電、3C方面的傳統觀念,將‘電器’字樣隱起來,同時又能體現蘇寧在科技、信息化等方面的優勢。”
張近東的想法與喬布斯不謀而合。2007年,隨著蘋果由電腦領域向更寬廣的消費電子領域進軍,喬布斯迫不及待地把“蘋果電腦”品牌中的“電腦”二字去掉,以體現公司的新定位。
張近東經常在蘇寧內部說:“蘇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突發奇想、一念之間決定的。”張近東已經不滿足于1.3萬億規模的家電市場。蘇寧轉型的背后,是他對更大市場規模的渴求。他的終極目標,是把蘇寧變成世界級零售企業。
在蘇寧的新十年戰略規劃中,到2020年,蘇寧電器實體店將實現銷售額3500億,蘇寧易購網上商城將實現銷售額3000億,兩者相加達到6500億規模,占中國整個家電業市場規模的50%。如果加上樂購仕購物廣場、蘇寧置業旗下資產,到2020年,蘇寧將成為破萬億規模的世界級企業。
張近東一向以沉穩、低調的形象示人,此前一直對外界展示“追隨者”、“第二名”的智慧。這一次,他正悄然點起各個細分市場領域內的狼煙。
在張近東為蘇寧規劃的諸多零售業態中,電子商務的想象空間最為巨大。蘇寧能不能成長為萬億級企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商模式成功與否。蘇寧依據商務部數據,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得出了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預計達到60萬億元,網購占10%,大約為6萬億元。
沒必要“敢為天下先”
蘇寧是一個自我進化速度很快的公司。張近東說,蘇寧永遠在挑戰自我極限,適應新的商業競爭環境。
1990年,張近東在南京寧海路開了家空調專營店,依靠“淡季訂貨,反季節打款”模式成功站穩了腳跟。1996年,張近東調整蘇寧模式,由“批發”轉型為“零售”,奔向連鎖經營。
在這一次轉型中,他開始聽說互聯網,并且開始關注電商模式,但沒有“敢為天下先”。
1999年,電子商務在中國興起,以8848、當當、易趣、卓越網、阿里巴巴為代表的B2C、C2C、B2B電商企業相繼成立。在這股熱潮面前,張近東心動了,也行動了。他在北京中關村“晃悠”了3天,走訪了包括新浪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公司。
回南京后,張近東召開集團封閉會議,并且請了咨詢公司專家,探討電商模式。
2001年,張近東開始嘗試與新浪網合作推出電器商城,這是蘇寧在電商領域的第一次試水。同年,在咨詢公司專家的持續鼓動下,蘇寧推出了中國家用電器網。此時,在蘇寧的理解中,ERP系統是互聯網企業的核心。2002年以后,蘇寧請來德國貝塔斯曼旗下歐維特電子商務公司對蘇寧的ERP系統進行了升級,中國電器網終于有了些許銷售進賬。
彼時的張近東并沒有打算大規模投入電商。這次初探讓張近東覺得,在中國還不具備大規模做電商的基礎,至少缺少4個前提條件:一、網絡覆蓋、網絡帶寬不夠;二、大部分家庭沒電腦;三、網購習慣沒形成;四、市場缺乏規則。
“通過反復考察和權衡,我最終選擇先從實體門店做起。”張近東最終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信用、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短缺,曾經深深困擾電商企業。相較電商模式,實體店連鎖的模式更為穩健。
2000年之后,蘇寧、國美相繼從區域市場向全國市場進軍,雙方開始短兵相接。兩大家電連鎖巨頭之間的競爭始終是當時社會焦點。也正是這場較量,帶來了家電連鎖零售業的一場革命。
張近東的恐懼
“美蘇”爭霸十年,張近東沒有想到,一個叫劉強東的年輕人半道殺出,成為日后勁敵。2005年,京東商城正式上線,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07年,銷售額已由3000萬元增長至3.6億元。
2008年,京東開始向綜合型電商轉型,陸續上線日用百貨、服裝、圖書音像、食品飲料等品類。同年,京東銷售額達13億元。電商驚人的發展速度讓張近東感到了些許恐懼。2009年,張近東開始籌謀蘇寧的第三次轉型,推動蘇寧由傳統家電連鎖企業轉型為科技型公司。
2009年8月18日,蘇寧對內部ERP系統進行了第四次升級改造,徹底解決了ERP系統和電子商務系統不能完全兼容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蘇寧易購進入試運營階段。2010年2月1日,蘇寧易購正式上線,同年7月正式運行。年末,蘇寧易購收獲了超過20億元的銷售額。
20億元,讓張近東左右為難。張雖然意識到了電商渠道的重要性,但骨子里,他還只是把電商作為實體店的一種有效補充。他認為“互聯網不能作為商業流通的根本”,“網上商城按產品成本價銷售,無法提供附加值,不符合商業發展規律”,“電子商務永遠也取代不了實體門店。”
來自市場的數據讓張近東徹底醒悟。2011年,京東銷售額突破300億,接近蘇寧、國美實體門店銷售規模的三分之一。蘇寧電器2011年年報數據顯示,蘇寧總營收為938.9億元。
一組驚人的對比時常盤旋在張近東腦中:京東等電商依然保持每年200%至300%的速度增長,而蘇寧、國美的實體店增速是15%至20%。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強勢提出,2012年,京東商城要實現1000億的銷售目標。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到2014年,京東就可能大踏步超越蘇寧了。
以京東為首的電商們正在侵蝕蘇寧電器的優勢市場。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北京中怡康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12年1月、2月,中怡康在對超過7000家家電連鎖門店進行調查后發現,空調、彩電、洗衣機、冰箱等家電產品在傳統家電賣場的銷售增速萎縮了20%,而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述家電產品平均增速達到150%以上。[NextPage] 現實擊碎蘇寧的驕傲
張近東的表情總是顯得很嚴肅,嗓子標志性地沙啞著。員工們私底下開玩笑說,“董事長的嗓子是在促銷時喊壞了,好不了了。”
張近東對外已經不常說話,但他不斷修正自己對電商的態度。2011年6月19日,張近東正患感冒,他拖著病體在南京發布蘇寧未來十年戰略規劃,提出“再造蘇寧”的口號。口號背后是再次被激發的野心。
“再造蘇寧”有4個組成部分:基于互聯網靠信息技術為主體的平臺,新管理體系和運營隊伍,基于互聯網的物流體系以及一站式購物,全品類經營的平臺。
“大流量、大訪問”的蘇寧易購承載著蘇寧戰略轉型的重任。根據張近東的規劃,蘇寧易購計劃至2020年,10年內保持年復合增長率50%,成為電商行業第一。并且,蘇寧易購產品線將涵蓋家電、家居、百貨、圖書、音像、運動及戶外、在線法律、教育咨詢與服務等。
京東商城成為張近東首要趕超的對象。但張近東及蘇寧的高管們都極為藐視京東,他們甚至不愿直呼其名,而以“有的企業”代稱。張近東更是用“沒有打過仗的小孩”來指代京東。張近東相信:“蘇寧易購只要按方針發展,國內還沒有人能在三五年內和我們競爭。”
然而,蘇寧并未在戰術層面找到擊敗勁敵的方法。2011年8月,蘇寧易購前總經理凌國勝突然向總部打報告申請“休養半年”,職務由原蘇寧營銷總部執行總裁助理兼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斌接替。坊間流傳,凌國勝是因為業績未達預期目標而“被去職”。
張近東和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均否認凌是因為業績壓力“被去職”,而是“對凌國勝的身體和目前易購發展的全面考慮”。
線下實體店增長放緩,蘇寧易購發展不順,使張近東愈發警惕京東商城的發展。2011年9月,市場流傳京東商城計劃IPO融資40億至50億美元、估值約150億美元的消息,張近東為此深感憂慮。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道,張近東通過手機短信獲得這個消息后,交待孫為民,“易購要加大資源投入,發展要抓緊。”
2012,沉穩變激進
從2012年年初開始,張近東對電商的發展策略突然變得激進起來。他提出,到2020年,蘇寧易購銷售規模要達到3000億的規模。為此,他為蘇寧易購配備了近兩萬人的技術團隊、4000人的物流配送團隊、近千人的銷售人員;并投入近百億在全國建設物流配送基地。
劉強東也不消停,2012年1至2月,京東入職新員工4000名,80%進入供應鏈和服務體系。截至目前,京東員工總數已經突破了2.6萬人。劉強東正在打造超級客服中心,同時容納6萬名客服人員。
京東銷售的商品品類也在瘋狂擴張中。3月30日,京東商城推出代購火車票業務;緊接著,京東高調宣布進軍珠寶行業;同時宣布攜手北京天恒房地產公司推出線上房產預約優惠活動,試水房地產網購。
張近東坐不住了。4月7日,星期六,晚上19:00至24:00,張近東在南京總部向蘇寧易購全體高層下達“發動全網總攻“指令。他要求蘇寧易購團隊解除一切后顧之憂,全力沖刺300億元銷售目標。
張近東給蘇寧易購吹響了沖鋒號,要求“集團上下對易購的發展都必須給予全力的無條件支持”。張近東給蘇寧易購提供優勢資源支持,成為蘇寧易購最大的資本。4月16日,蘇寧易購召開視頻會議,發布名為“擊穿全網底價,何必東比西淘”(“東”暗指“京東商城”,“淘”暗指“淘寶商城”)的“全網戰書”, 掀起全網價格戰。首戰,張近東準備了10億特價暢銷貨源和上億讓利額度。
“擊穿全網底價”的挑釁并沒有引起天貓和京東跟進,倒是惹急了當當和國美。當當在國美家電專區打出直降2000元的廣告。4月,當當與國美已經達成戰略同盟,國美進駐當當網開通“國美家電專區”。
4月17日,京東開始回擊蘇寧易購。京東宣布與多家家電廠商簽署總額高達800億元的未來3年家電產品采購協議,其中大家電產品成為此次簽約重點,直擊蘇寧的優勢領域。同時,京東開始“不定時秒殺”的天天低價活動,免費送出100萬張優惠券。
劉強東的種種行為和目標,在張近東看來不過是“為了吸引投資者”而已。
4月20日,馬云來了。天貓向海信、康佳等上百家家電廠商發送“邀請函”,主要是針對暑期家電的促銷進行詳細規劃,力爭在暑期來臨之前搶占市場。
對于劉強東、馬云搶占蘇寧優勢家電地盤,蘇寧電器總裁金明稱:“從去年到今年,我們陸續開始和海爾、三星、美的等企業,定了3年合作目標,每一個平均在四百多億接近五百億”,“相信經過兩到三年,在蘇寧這個平臺上,合作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有10到15個(品牌合作項目)。”
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也表示:“任何品牌在蘇寧體系銷售規模相比TB(淘寶)品牌直營店規模超過20倍以上,我們已與各大品牌達成共識:凡網絡促銷蘇寧易購讓利額度和數量均可比同行的10倍!”
4月23日,亞馬遜中國也加入價格廝殺的戰團,宣布啟動史上籌備最久、規模最大、參與品牌最多的店慶促銷活動。
就連國美網上商城也不甘寂寞。總經理韓德鵬宣布,從2012年5月開始,國美網上商城將全面啟動“刷新全網低價”的新一輪促銷,大家電平均市場降幅高達三成,最高降幅超60%。
前派代網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蘇寧和當當網一樣面臨著缺乏縱深防御問題。”他指出:“京東于2010年12月發起圖書價格大戰,當當網從當年Q4近23%毛利潤跌至2011年Q4的10.5%,當當被迫綜合化。線下也無法提供后盾支持,垂直品類殺手百思買在線上遠不敵亞馬遜!也是張近東為何提出蘇寧要轉型成沃爾瑪+亞馬遜模式。”
李成東認為:“渠道零售類電商,如若再晚幾年,蘇寧電器別說趕超京東,壓根就沒蘇寧什么機會了。在線零售,京東和蘇寧,不在一個數量級。”
李成東未曾想到這引來了蘇寧易購微博的“敬告”。4月28日晚7時許,蘇寧易購市場管理中心常務副總監閔涓清在其個人認證微博上說:“蘇寧是個開放低調務實的企業,蘇寧易購文化亦然,我們接受社會各界客觀的建議和意見,并積極改進完善。但唯獨不能接受的是披著專家的外衣,背后站著明顯利益關聯的同行,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貌似中立地黑蘇寧!”
“干部”做電商,勝算幾何
張近東說:“蘇寧易購將成為蘇寧運營、服務的中樞。”“上兵伐謀”,也許張近東應該回頭審視一下變革期的企業文化。
2012年4月23日,是張近東的大日子。南京玄武區徐莊軟件園蘇寧大道,政商界要人云集于此,參加蘇寧易購總部奠基儀式。互聯網之戰剛剛吹響號角,張近東似乎想用這種浩大聲勢說明點什么。
投資10億元開建的蘇寧易購總部基地將于2014年竣工,可同時容納2萬人辦公。孫為民驕傲地稱,這是“很多電商企業可能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個事情”。
“驕傲”正彌漫在蘇寧人身上。蘇寧人喜用“干部”來稱呼管理層,啟用IBM來設計組織架構。與蘇寧人打交道,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其內部等級森嚴、決策流程繁瑣而緩慢。
張近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蘇寧易購剛剛起步。張從集團抽調了二十多名中堅力量,基本以80后為主。蘇寧易購與湖南衛視合作,請來周筆暢等新生代人氣王,打造《天聲一隊》音樂公益節目。
年輕的管理層、聲勢浩大的明星節目,能不能打造蘇寧易購年輕、朝氣的形象,都有待時間證明。問題的關鍵是,日積月累的蘇寧文化與互聯網文化是否能融合?蘇寧內部“近親繁殖”的企業管理文化,是否具備互聯網文化的基因?
2002年年底,張近東親批首筆3000萬元的“1200工程”啟動資金,從大專院校招聘大學生,先進行內部文化培訓和基層崗位培訓,在此基礎上擇優選拔。在過去的10年間,這種培養模式為蘇寧電器連鎖發展開疆拓土奠定了人才基礎,但這種模式是否能被復制到蘇寧易購,抑或這一模式將成為蘇寧易購的軟肋?
孫為民說:“(對于人才)一定是以蘇寧自主培養為主體,同時所有引進的人才,我們在企業的融入過程中,必須得成為蘇寧人,才能成為蘇寧的干部。這個原則我們20年一直沒有動搖過,未來也沒有動搖的打算。”
蘇寧人在公司母體中接受單一的文化熏陶,接受單一的決策思維,甚至連著裝都統一了。一個打著領帶、西裝筆挺、皮鞋锃亮、發絲不亂的蘇寧人,能否適應每天都在變革的互聯網文化 ?
蘇寧的敵人是蘇寧。正如張近東所說,“蘇寧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