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巨頭的裁員行動,中國不再是豁免的特區。裁員,這個百度檢索量超過3千萬的詞匯,勢必更常態地駐守中國勞動者的身邊。其背后,既來自中國勞動力低成本時代的逐漸消逝,也因為中國經濟更深入地融于國際——與之同冷暖。
于是,打條幅,抗議,維穩這些中國式的裁員現象開始出現。
中國成熟經濟體的成長之路,需要理性面對經濟周期中還會更多的裁員季。而在與裁員相關的抗議和辯白的喧囂中,其背后的行業起伏,企業衰敗的故事,尤可鏡鑒。
作別“吉娃娃”
在預料到裁員即將到來后,已在索愛工作5年的何健主動把自己給裁員了,找機會跳槽到了三星。
何健用吉娃娃來形容自己的老東家,那是愛惜,嬌小和吃得少的意思。
作為曾在索尼愛立信手機工作5年的老員工,何健很懷念曾經的時光,但是今年初,何健還是主動把自己給裁員了。2月,索尼宣布,收購愛立信在索愛手機的50%股份完成。何健預料,不久要裁員,于是自己找機會跳槽到了三星。
2001年,索愛銜玉而生。
當年,索尼和愛立信在功能手機上遭遇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步步緊逼,不甘束手,兩家遂決定合并移動電話業務,成立索愛。
畢竟是兩大電子工業巨頭,強強聯手,業界一時寄予厚望。
2003年,虧損三年后索愛開始實現盈利。此后憑借拍照手機、音樂手機確立自己的時尚、娛樂手機品牌。
2007年,索愛開始大舉擴張。何健在這一年進入索愛銷售部門。
“索愛研發部門當時就有千人招聘計劃,有些部門為了招聘而招聘,只要會寫幾行代碼就可以進去”,何健說。
2007年底,全球金融危機的征兆開始出現。消費疲軟。索愛開始虧損。
索愛由索尼和愛立信各50%持股。何健說,兩個母公司都不控股,兩家輪流坐莊,“造成管理層盲目短視”。
何健說,2005到2007年,索愛賺錢時,兩家母公司截走了很多現金流。開始虧損后,“都不愿意投錢進去,把公司當個吉娃娃來養”。
雪上加霜的是,當年智能手機迅速流行。索愛的音樂和拍照手機落伍。而智能手機研發上,從自有平臺到塞班,再到WindowsMobile,最后選安卓,“不斷的遲疑,搖擺”。
在何健看來,索愛的興衰和終結是這輪3C裁員潮中一個典型企業樣本:自負,遲緩,加上宏觀經濟形勢帶來的最后一擊。
全球3C裁員潮
統計顯示,這是2009年7月經濟衰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裁員潮。[NextPage]
主要3C企業今年上半年宣布的裁員計劃總共已有51529人。
何健的預料是準確的。
8月,瑞典傳來消息,索尼購回索愛手機后的首輪裁員大刀砍向了索愛舊兵。
位于瑞典南部的一處約有3000名員工的原索愛手機制造廠,將裁員數百至1000人。
索尼準備將硬件設計和開發業務遷往日本,將軟件開發留在瑞典。
此前的4月,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上臺后即宣布削減1萬個崗位,這占其全球員工數的6%。成為索尼3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日本另一個電子巨頭夏普也在不久前宣布,截至2013年3月底的財年內,在全集團內裁員5000人。
不僅在日本,席卷全球的3C裁員潮還在美國和歐洲上演。
被谷歌收購后雪藏一年多的摩托羅拉移動8月開始了規模4000人的全球大裁員。
在美國,全球計算機巨頭惠普3月份決定今年裁員27000人。
在歐洲,諾基亞宣布在2013年底之前裁員1萬人。
歐洲的電信設備制造巨頭,諾基亞西門子(以下簡稱“諾西”)也宣布,在2013年底前在全球裁減約17000名員工。目前諾西中國區已經在今年3月、8月進行了兩輪裁員,分別裁掉了350人和320人。
記者獲取的一份美國著名職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包括計算機、電子、通信在內的主要3C企業,2012年上半年宣布的裁員計劃總共已有51529人,而去年同期是14308人,今年比去年多260%。而去年全年裁員是37308人。該公司統計顯示,這是2009年7月經濟衰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裁員潮。
該公司分析稱,“今后幾個月,會看到更多的裁員。雖然消費者和商家花了更多的錢在技術(產品)上,但錢都進了少數幾家公司的口袋。迅速變化的潮流趨勢和消費者洗牌式的口味變化正在把那些跟不上的公司一并解雇。”
裁員背后
在大裁員的背后,既有行業變遷原因,也有公司自身改革的需要。
8月27日晚,方軍的飛機晚點,晚上九點多才落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在從機場去酒店的路上,方軍接受記者的電話采訪,“對不起,我只有這點時間,晚上十一點要去參加客戶的一個會”。
方軍已經有些時日沒有這么繁忙了。他是另一家龐大而臃腫的3C巨頭——諾基亞西門子公司的前研發經理。
在8月諾西中國的320人裁員行動中,方軍名列其中。一周后,他換了行,找了一份經常要出差的新工作。作為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資深研發經理,方軍沒有抱怨自己被裁。
“哪有吃一輩子的公司?公司從財務角度和扁平化管理的角度,都有裁員需求。[NextPage]
我理性接受。”方軍說。
諾西是全球五大電信設備商之一。由諾基亞和西門子各持50%股份于2006年6月成立,諾西成立之后幾年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今年第二季度諾西運營虧損2.27億歐元。
方軍介紹,諾西裁員既有行業變遷原因,也有公司自身改革的需要。
從行業變遷情況分析,方軍說,諾西過去產品線大而全。過去靠賺錢的業務養著不賺錢的業務。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虧損越來越大,養不起了”。
目前,4G是下一步最大的市場機遇。方軍說,諾西需要優化結構,精簡產品線,集中力量搶占4G市場。所以必須裁掉這些不賺錢的業務。
從企業內部管理角度,方軍介紹,多年來諾西內部機構逐漸冗余,造成管理成本很高,響應市場速度緩慢,大企業病造成諾西競爭力下降。
諾西的裁員另外一個目的是改造成扁平化管理。
他舉例,比如一個100人的產品研發項目,分成10個研發團隊,需要10個一線經理,然后還需要3-5個分管研發、測試等橫向工作的二線經理分管這10個一線經理。再上頭,則是這個產品線中國區的負責人,然后才能到達中國區的老板,總部分管的副總……
他介紹,諾西裁員重組后,壓縮掉二線經理,實現扁平化管理,提高決策效率。
諾西的故事是這輪裁員潮的冰山一角。在產業研究人士梁振鵬看來,目前的裁員潮在消費電子領域有一定的普遍性。這些裁員的企業共性是在消費電子領域落伍。蘋果和三星在這個領域發力后快速崛起,帶走消費電子領域大部分利潤。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告訴記者,本次全球3C行業大裁員企業存在的共同原因:轉型跟不上。
自負,謹慎,不放權
日本企業在華高管權力有限,常常需要向總部匯報。
陸刃波的觀點正是日益滑落的電子巨頭索尼最新的一局振興之棋。
蹉跎10年之后,索尼下決心收回了索愛。
“索愛回歸母體,能否迅速融合網絡化消費產品線,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個人電腦,甚至將內容整合進來,是索尼再創輝煌的關鍵”。遲澤準,前索尼中國公司副總裁,1981年加入索尼總部,28年之后離開索尼開辦了自己的咨詢顧問公司。8月28日,遲澤準在美國對記者表述這個觀點。
索尼中國區在給記者的官方回復中謹慎地表達樂觀,“我們日本總部最近面臨一些困難。但是中國業務一直表現良好”。
答復中,他們稱,將在“一個索尼”的新政策下,將公司的全部力量聚焦于三大“支柱”:移動、數碼影像和游戲。
至于更具體的問題,他們說,需要請示日本總部才好回答。
另一家虧損嚴重的巨頭夏普也是同樣的回復。[NextPage]
“我認為根本是人的原因”,日本南富士產業株式會社中國區總經理杉山拓8月29日對記者說。
“日本這幾家大公司自負,謹慎,不愿放權,本土化做得差,是他們失去了全球化市場的原因”,這位日本的電子制造企業咨詢專家說。
杉山拓說,以駐華為例,日本企業習慣派出懂財務的人來掌管中國區公司,而歐美韓國企業更習慣派出懂人事的人開拓外國市場。
他說,日本企業在華高管權力有限,經常是商業談判完成后,歐美韓國企業的總經理可以基本給出肯定答復,但是日本企業通常會表示,要回去商量一下,“其實就是給總部匯報”。
巨頭的“大公司病”
過分強調統一管理,“前方”的主導權減少,削弱了研發人員的創造性。
“這不是日本企業獨有的問題。”遲澤準說,各國的大公司都對公司整體的“合法性管理”越來越重視,但這是個雙刃劍。過分強調統一管理,現場的主導權減少,肯定會削弱研發人員的創造性。
他舉例說,索尼參照美國的管理模式,早在1997年就開始試圖將負責監督的董事會和負責執行的領導班子分離開來。結果發現去年董事會成員15人中,只有2人是公司自己的高管,而其他的人都是外聘來的獨立董事。
遲澤準多次參加索尼總部的董事會。他記得,索尼過去推出“PlayStation”等拳頭產品時,在董事會現場的開發人員和經營者積極互動、迅速拍板的氣氛,“很懷念”。
“現在董事會成員都是一些四處兼職的經營管理專家,有幾個能聽懂開發現場的聲音、承擔產品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呢?”遲澤準說。
他認為,三星能夠迅猛發展還是因為目前是創業者在掌管公司。
已經加入了三星的索愛舊人何健對索尼移動的市場前景表達謹慎看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