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渝第二投:液晶電視
“3年前,富士康、惠普與重慶市政府簽約,在重慶生產筆記本電腦,3年下來重慶以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IT產業成為帶動重慶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動力。”重慶市市長黃奇帆10月25日在“重慶高新智能電視模組與整機一體化研發與制造項目”簽約儀式上說,這一次富士康在重慶投建的液晶電視項目,將對重慶IT產業具有“里程碑”意義。
儀式舉辦方提供的通稿稱,本次簽約將確定富士康在渝投資生產年產300萬臺液晶電視模組與液晶電視整機,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20億元。其中300萬臺中有150萬臺高清觸摸電視將出口到歐洲市場。
黃奇帆在該儀式上提及的富士康在渝的該投資項目將年產300萬臺液晶電視,且這類“液晶面板觸摸屏電視在國內還沒人能生產”。
富士康總裁郭臺銘稱,他選中重慶進一步投資,主要是看中重慶市政府的執行力較強,他所投資的其他省市中“還沒有一個是市長親力親為抓投資項目的”,因為是市長親自抓項目,審批程序巨幅縮減,“兩層樓總比四層樓好,一個項目很快就能有具體結果。”
郭臺銘還稱,選中重慶的另一個原因是,該公司工會的調查其已經投資的幾個地方的結果顯示,重慶獲得了工會打分的最高分,原因在于重慶市不僅能給員工提供政府公租房作為住宿,且是“先蓋好了房子等你來,還能給員工解決城市戶口,這讓我們可以安心搞企業”。
2009年9月29號,富士康、惠普與重慶第一次簽約,投建年產2000萬臺筆記本電腦。一舉推動重慶市從零開始,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面建成后,年生產筆記本將達到1.2億臺。
這些筆記本電腦產能全部達產后,將產生大致8000億元工業產值。而2009年時,重慶市全市所有工業的總產值,也不過8000億元。一個筆記本電腦基地,在短短幾年時間中就將該市工業總產值翻了一番。
黃奇帆昨天稱,“3年下來,因為跟富士康、惠普的合作,重慶從無到有地形成了年產5000萬臺筆記本電腦、3000萬臺打印機、2000多萬臺的臺式電腦,這就相當于1億臺應用終端,加上100多萬臺的通訊設備,再加上500多個零部件生產廠,到今年已經形成了2000多億元工業產值。”
液晶面板來源未明確
黃奇帆還說,本次與富士康合作,將推動重慶的電視電腦,增加一個產品系列:家庭用的智能終端,這個產品一旦展開,“我相信幾年以后,大規模的液晶面板生產、玻璃的生產,以至于模組、相關零部件,整個一個產業鏈系統又會產生。”
本次簽約儀式沒有明確富士康生產液晶電視及模組的液晶面板來源。此前,當地曾盛傳京東方(000725.SZ)將投資大致40億至50億美元(大致280億元人民幣)在重慶建生產線,生產第8.5代液晶面板,后京東方公開否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10月25日京東方沒有人員站上本次簽約的主席臺。
相關消息源顯示,京東方主要負責人曾與重慶方面商談過投建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事宜,選址初定于重慶市兩江新區,重慶方面為此項目初步規劃了一個大致總投資為400億元的產業園。
“占地10平方公里,這邊沙子進去,那邊是液晶面板出來。”某消息人士稱,有關此項目的起因在于,郭臺銘通過收購股權,成為目前在全球液晶面板研發、生產具有領先地位的日本夏普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后,期望在重慶投建一個液晶面板生產廠,不過此時已經沒有更多資金投建新廠,重慶方面遂找到京東方,期望京東方入渝,下游產品有人接招兒,上游研發有郭臺銘支撐,這對一直在產業鏈中尋求突破的京東方而言,頗具誘惑力。
雙方隨即商談了融資方案等事宜。
不過,因目前京東方在渝投資事宜仍處于高度機密狀態,目前暫難確認重慶市政府是否會在吸引京東方時,拋了一塊“肥肉”給它。
2010年,京東方與鄂爾多斯市簽署投資合作協議,以項目換資源的方式,獲得當地政府回報的一處煤礦開發資源,京東方拿到此煤礦資源2個月后轉手賣得27億元人民幣,這一資產出售收益令京東方A(000725.SZ)化解了退市之憂。
不過,到目前為止,京東方在鄂爾多斯市的生產線項目,暫無新進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