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家電在中國沒落早已開始,釣魚島之爭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而已。
一個典型的說法是:日系企業發生危機事件,中國媒體吵翻天了日本企業也沒有反應。因此,日本企業的問題不在于技術落后,而在于適應市場的能力下降。
隨著釣魚島事件的不斷升級,日系品牌家電在中國市場銷售額也應聲整體大跌。根據數據顯示,北、上、廣三地日系彩電8月各品牌銷售額均出現大幅下跌,其中,東芝下降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下降23.41%;夏普下降21.06%。有媒體稱,釣魚島爭端將導致日本產品在中國走向沒落。
家電專家劉步塵則表示,日系家電在中國沒落早已開始,并非始于釣魚島之爭,釣魚島之爭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而已。回頭看近十幾年中國家電市場的變化,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曾經備受追捧的日系品牌正在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放棄,那種擁有日系品牌的尊榮感正在逝去。
2011年,日本三大消費電子巨頭索尼、夏普、松下分別虧損56億美元、47億美元、98億美元,這些巨額的業績虧損標志著曾經的行業領軍企業已經逐步開始走下坡路。
去年3·11特大地震致使索尼、夏普、松下等諸多日系家電企業位于災區的工廠停產,供應鏈一度被中斷,日本經濟整體呈現出低迷狀態,導致家電業發展缺乏動力,后勁不足。
2011年以來,家電市場整體不給力,尤其是在電視機、液晶面板市場表現不景氣,并且由于市場普及率非常高,增長更是缺乏動力。對于日系企業來說,電視是其一直以來的核心產品之一,但是近兩年來市場也呈現出疲軟態勢,加之電腦、網絡的普及,其份額逐步走低,企業地位也迅速下降。數據顯示,夏普公司彩電業務有三分之二依賴海外市場,其液晶電視和液晶面板的銷售收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60%左右,而面對目前液晶電視及面板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公司遭受到巨額的虧損。
此外,國外競爭對手的成長使得日本家電業在全球競爭表現不佳。一方面在海外市場,韓國、中國家電企業已然崛起,并且在優質低價的攻勢下,使得日本家電企業的優勢日益減少。另一方面借助互聯網,蘋果、谷歌等美系企業打入世界家電市場,日本家電企業卻未能跟上網絡發展的潮流,固步自封,沒有突破。
除了“天災”,日系家電企業的內患才是其衰落的根本。
業界共同認為,這幾年,日本家電企業“大企業病”越來越嚴重,僵化的企業機制加上滯后的新產品推廣,讓日本企業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越來越失去競爭力。一個典型的說法是:日系企業發生危機事件,中國媒體吵翻天了日本企業也沒有反應。因此,日本企業的問題不在于技術落后,而在于適應市場的能力下降。
長期以來,日系家電企業固執于陳舊的企業理念,很難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中國市場。企業內部制度呆板,決策困難,反應速度慢,使其無法及時對市場變動做出反應,只能作壁上觀。以價格調整為例,中國家電企業在價格的調整上非常靈活,隨機應變,但是日系家電企業的價格簡直就是鐵板一塊,想變動就要向總部報告,整個過程下來有時需要幾個月時間,如此長的決策周期,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要。
創新乏力,技術態度保守也是日系家電企業的通病。首先,在市場份額較大的電視業務中,日系家電企業猶豫不決,未能及時推出引領行業的先鋒產品。如索尼、松下,都是因為在原有CRT、等離子市場上的成功而過于自信,忽視了技術創新,沒有及時調整市場方向;其次,盡管日系家電產品遍布全球,但是其技術環節大部分還在日本本土,很少在日本本土以外設立技術研發機構,這種“垂直化的產業鏈”,導致日系家電企業技術過于保守,無法適應全球市場快速發展的節奏。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