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我國“未富先老”的現象日益凸顯,養老問題日益嚴峻。如何有效的解決養老問題,關系到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張近東認為,強化社區養老服務能力的建設,建設小區養老網絡是實現準居家養老的有效途徑,也是社會化、多元化養老道路的有益嘗試。
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 居家養老困難重重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比上年增加891萬,占總人口的14.3%。預測2053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比2010年增長7倍,占總人口的34.8%。中國老齡化社會將提前到來,老年人面臨著貧困、疾病、失能、服務、照料、精神關愛等諸多困難和問題,全社會的養老問題將越來越嚴峻。
在過去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的人居環境建設缺乏長遠規劃,沒有充分考慮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要求。大多數基礎公共設施和建筑都是針對中青年群體,忽視老年群體的要求。同時由于社會整體公共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導致老年人日常的吃飯、健身、保健、娛樂、休閑等需求難以滿足。
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定位不清,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民辦養老機構無人問津。相關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數量、質量不高,服務能力、服務水平亟待提升。同時保障老年就業的相關政策的缺失,使得老年人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護,難以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居家養老是世界各國養老體系的基礎,95%以上的老年人在家里生活。由于中國家庭小型化和普遍的雙職工工作,傳統的家庭贍養面臨巨大困難。張近東委員指出,強化社區養老服務能力的建設,建設小區養老網絡是實現準居家養老的有效途徑。
整合各類社會資源 社區化建設小區養老服務能力
目前,由于土地資源的緊張,城市建設缺乏長遠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小區養老服務能力薄弱。張近東委員建議,要完善社區建設規劃,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和土地利用規劃,并將“養老用地”作為單獨的類別,在土地價格、稅費等方面給予優惠。
近年來,一方面隨著老齡化的加快,我國養老場地愈發緊缺;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有小區單身空巢老人住房和空置房屋比例較高。對此,張近東委員認為,可通過統一組織租賃、共同集中使用方式,來解決養老場地不足問題。
養老服務能力的薄弱也是我國養老問題面臨的一個重要困難。目前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要養老護理人員1000萬人左右,而全國現有養老護理員僅30多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的不足10萬人。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工作辛苦、收入低、社會保障不完善。張近東委員表示,可以立足小區養老網絡資源,培訓有一定勞動能力的退休人員進行互助服務,以老養老,以勞換養,幫助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養老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是我們全社會都需要去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張近東委員表示,“需要不斷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強化小區養老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我國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幸福度過晚年”。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