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創維否定加入阿里巴巴智能TV生態聯盟后,昨天(2013年7月30日)長虹也正式否認加入該聯盟。“阿里想讓我們用它的操作系統,長虹僅僅做硬件提供商,長虹不會這樣做的。”長虹集團發言人劉海中向記者明確表示。
不管怎么樣,以電視為中心的家庭互聯網的概念今年變得越來越熱。但是,新老兩個陣營對家庭互聯網、智能電視的理解,并不一樣。對于智能電視,現在還沒有一個精準并獲得廣泛認可的定義。因此,各方的說法恐怕都是“盲人摸象”,有待市場驗證。
站在阿里、樂視等這些互聯網企業的角度,切入電視領域,更多是為了其視頻、電商服務增加多一個終端出口,搶奪繼手機、電腦、平板之后的“第四塊屏”,從而進一步擴大流量。在它們眼里,多屏互動就構成了家庭互聯網。
但站在長虹等硬件廠商的角度,則完全是另一個概念。劉海中認為,家庭互聯網應該是多終端互聯網。互聯網經歷三個階段:傳統互聯網以電腦為中心,聯接一臺臺的電腦;移動互聯網以手機為中心,聯接一臺臺的智能手機;進入家庭互聯網時代,聯接的不單是電視,而是電視、冰箱、空調、手機等整套家電產品,家電產品之間可以進行信息共享。因此,長虹計劃在今年10月推出家庭互聯網的整套智能電視、智能冰箱和智能空調。
一個有趣的問題隨之而來:假設你是一位消費者,想買一臺智能電視,您更愿意為了視頻內容去買,還是為了電商購物去買,或是為了家庭互聯網去買,又或是更好的畫質?
沒有現成答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答案標準。也許大部分消費者想要的智能電視,是上述四方面的結合體。那么,在這幾方面各有優勢的企業,都力求憑自己的優勢,搭建平臺,來整合其他資源。
所以,阿里想打造智能TV生態聯盟,它把創維、長虹等彩電廠的代表請去參加阿里盒子發布會,以壯聲威。雖然是國內電商老大,但阿里知道,在電視領域,它是一個后來者,需要硬件廠的配盒,才能把其生態建好。
硬件廠何嘗不想搭平臺、建生態?長虹已經開發出整套智能家電的操作系統和智能電視的語音瀏覽器。劉海中說,今年10月,將把平臺代碼開放給電子科技大學,以開發出更多智能應用。長虹也在嘗試與一些電商合作,豐富電視購物功能。
這就像比一場拔河比賽,大家都在搭建智能電視的生態系統,互聯網企業想把彩電廠拉過來,彩電廠也想把互聯網企業拉過去。最終,哪里是一個平衡點,大家還在試探。
其實,正因為智能電視的商業模式將會多種多樣、多姿多彩,各環節都從自己的角度來分一杯羹,所以各方博弈的結果不一定是零和游戲,更大可能是互補共贏。互聯網企業發揮其內容、流量優勢,彩電廠發揮其硬件、產業鏈優勢,雙方合作,共享利益。
至于雙方共建智能電視生態之后,誰將握有這個生態的主導權,將由市場說了算。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