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9個試點省市總結經驗時,不少地方都提到拆解企業對收舊價格不甚滿意。那么,收舊價格該由政府定、相關企業自定還是該由市場定?怎樣的價格形成機制才能更好地協調各方利益呢?試點省市的經驗表明,在政府規范的基礎上,讓市場機制來決定價格是合理的做法。
政府指導價須勘誤
山東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操作流程推演過程中,我們發現影響試點工作進程的首要問題是廢舊家電的回收價格,消費者、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很難達成一致,致使流程無法繼續。”
在試點之初,一些地方很自然地選擇了政府定價,而頗具尷尬的是政府定價讓一些試點地區走了彎路,福州就是其中之一。
據福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州于去年8月22日由政府確定了舊家電回收指導價,并在媒體上公布。經過兩個月的運作后,因收舊價格偏高、運費補貼偏低,導致回收及拆解企業出現虧損。后來又與財政、環保、物價等部門調低了回收指導價,此后收舊流程運行才趨于平穩。
而由政府主導回收價格的反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天津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還提到,即使是同一件舊家電,也存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價格差異問題。所以,眾口難調,政府指導價很難讓各方都滿意。“回收企業的價格定位與拆解企業的價格成本成為突出矛盾。”
廣東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還提到,因為物價部門確定的回收價格偏高,廢舊家電中間環節就變得有利可圖,從而導致部分從業人員當起了回收的中間人。
部分多少了解些情況的消費者甚而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產生誤解,認為是政府虧了自己。
那么,應該用什么樣的價格形成機制來確定舊家電回收價格呢?
市場機制應掌定價權
相較而言,江蘇省的做法顯得更為合理。
據江蘇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的對接方面,江蘇采用的是“雙向選擇”模式,即回收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在5家拆解企業中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按雙方約定的回收價格將回收的舊家電出售給拆解企業。
在自主協商的基礎上形成的價格無疑會令雙方都容易接受,從而保證家電以舊換新的工作運行順暢。
而山東的做法很有些創新性。該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說,山東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廢舊家電回收最低保護價概念,即確定廢舊家電的最低收購價,以此價格作為消費者、回收企業、拆解企業議價的底線。
這一做法既規范了收購價格,也通過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價格調節機制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企業的積極性也會因合理的價格而得以維護。
充分調動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將定價權交給市場機制,顯然比單純由政府給出指導價更易讓各方接受。
在湖南省“三位一體”模式中,因為銷售、回收、拆解企業在競標時采取的是捆綁式共同服務模式,拆解企業與回收企業在協議中就已商定價格,由此也避免了拆解企業不接受回收家電價格的情形出現。
“即使試點工作出現問題,試點企業也可以自行修復。”湖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這里的“自行修復”顯然包括回收企業與拆解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商定廢舊家電價格。
實踐證明,讓市場機制發揮應有作用,形成廢舊家電的合理價格,才能保障回收和拆解環節的有序推進,令家電以舊換新整個流程更為順暢圓滿。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