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在聲明中表示,友達光電、奇美、三星電子和LG Display等公司,在2001年到2006年間,每兩個月就秘密舉行雙邊或多邊會議,商討如何避免面板因供過于求導致價格暴跌的對策。FTC說,這些廠商在會中敲定薄膜晶體管(TFT)液晶面板的降價時機與幅度。
此外,這些公司也共謀暫停生產,藉此調整市場供需,甚至為防止面板價格重挫,對媒體散布市場供應短缺的不實消息。這些業者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市占率達80%,“他們聯合促使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和電視漲價,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他們知道這類行為違法,開會都是秘密進行。”FTC在聲明中這樣描述。
根據FTC的這份聲明,全球面板龍頭三星電子與其海外分公司遭罰972億韓元,罰金最高。LG Display與其海外分公司遭罰655億韓元居次。四家臺灣廠商則面臨2.9-285億韓元不等的罰款。
對于此次反壟斷罰款,友達和奇美電等臺灣面板廠表示,將等到收到相關文件后,再做出正確處置,目前沒有進一步評論。三星則表示將遵守這項判決。不過LG Display卻反對這項裁決,將以公司完全配合調查為由,向首爾法院提出上訴,希望能減少罰款。
據悉,韓國FTC跟隨美國和歐洲反壟斷當局的腳步,從2006年起開始對面板廠操縱價格展開調查。去年12月歐盟執委會對6家亞洲面板商開罰6.49億歐元,理由是這些公司聯合壟斷市場長達5年。
關于韓國FTC針對包括三星、LG Display在內的面板企業的判罰,臺灣業界人士指出,美國與歐盟對面板廠祭出反壟斷法,是因為這兩個地區沒有本土業者生產面板,而且必須進口大量的面板,假設面板價格遭到壟斷,因此導致美國與歐盟的相關業者利益受到損害,消費者的權益也受損。
但韓國是一個很奇怪的例子,該人士認為,韓國本來就是全球最大面板生產國,韓國面板市場也由三星與LG Display完全把持,更沒有多少產品是從臺灣進口。如果該國消費者因為壟斷導致權益受損,那也應該是對壟斷市場的三星與LGD開罰,而不是臺灣廠商。
對于韓國政府罰款本土企業的這一做法,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向中國家電網分析指出,對于面板壟斷真正有話語權和罰款權的只有美國、歐盟和中國,因為液晶材料由德國壟斷,玻璃基板由美國壟斷,中國面板進口關稅政策一旦出臺對國外業者影響深重。韓國本無市場話語權,但他跟隨歐美這樣做的目的,意在于政治表態。
按照常情,韓國政府本應該保護本土企業,但其出現這么怪異的舉動,“其實表明了韓國政府的恐懼感。”羅清啟向中國家電網分析了這其中的緣由,韓國經濟倚重于其面板業,但各國貿易保護的口子一旦開了,韓國即使再擁有技術,其經濟也將受到深重影響,更何況,今年以來三星、LG Display等韓廠刻意左右面板行業價格及市場行情也是不爭事實,韓國政府考慮于此,便做出了這樣的姿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