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證通電子公告擬投資2000萬元進入LED芯片封裝和下游應用領域;在此之前,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兩家國內上市公司通過非公開增發融資共計達23億元,全數投向LED領域。“我們碰到的有原來溫州做鞋的老板、做房地產的、搞綠化工程的,都開始嘗試做LED路燈。”高工LED產業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張小飛在報告中寫道。
二級市場上,LED背后所蘊含的節能減排“宏大敘事”也引發了資金的追逐,LED芯片龍頭三安光電連創新高。
“如果說小家電是紅海市場的話,那么LED還是藍海。”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這樣描述LED產業的未來。而業內更是將LED行業稱為“沒有天花板的行業”。
LED照明應用方面更是潛力驚人。據高工LED產業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009年“十城萬盞”的21個試點城市已安裝約22.2萬盞路燈,預計到2011年該數字將達到112萬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路燈數量約在9000萬盞。如果按每盞路燈5000元計算,整個市場規模將接近5千億。
“一旦技術有所突破,LED進入室內照明領域,將成為推動LED市場發展的又一助推力。”目前已投資3家LED公司的深圳創投同創偉業合伙人丁寶玉表示。
當各路資本搶食LED產業“大蛋糕”時,核心技術缺乏、產業過剩這些問題猶如暗夜迷霧,籠罩在LED炫目光輝之下。
博隆咨詢行業研究總監韓松翰細數了行業存在的問題。“專利和核心技術缺乏、產業整體水平較低、低水平盲目投資現象嚴重”。而德士達光電總經理熊映翔更是直言不諱,“技術進步緩慢,產品創新程度低,技術含量不夠等導致核心競爭力缺乏。”
核心技術的缺乏,迎面而來的便是專利問題。熊映翔說,我國上游專利申請量少,并以外圍發明專利為主;下游申請量雖大,但大部分都是實用新型專利。由于技術創新的缺乏,產品低水平的技術重復,導致市場競爭的價格戰和各種不規范的競爭行為。
據相關統計數據,從1999年到2009年,在美國申請的LED相關專利3312件中,日本位居首位,約占50%,美國第二,占30%,中國臺灣第三,為11%。
“我國LED產業鏈不均衡,有上千家LED封裝廠和數目更為龐大的燈具制造廠,而在上游LED芯片、外延的開發上明顯落后于跨國巨頭。”肖國偉說,過度集中于低端不可避免的是產業過熱。
“亂戰”就此打響。“2009-2010年LED芯片封裝企業的大規模擴產使得2008年產能過剩的蕭條情景可能再現。”深圳量子光電子總經理劉鎮不無擔憂地表示。
張小飛表示,在今年的投資案中,有52%投到應用,37%投到芯片行業,投資過熱的現象初步顯現。而2009年的投資地域,也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傳統LED產業重鎮廣東的投資額反而較少。
全國高企委LED專委會主任鄭浩聞也認為,“從目前國內市場和LED產業數量來看,已出現重復投資的問題。”他提醒說,企業如何抓住有價值的技術或有優勢的核心競爭力,將是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