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以鄒曉春、黃燕虹成功進入國美電器(0493.HK)董事會為標志,持續數月的“國美事件”終于暫告一個段落。
當天,作為國美集團的決策與管理者、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鵬潤投資”)的董事長黃秀虹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在談到民企和職業經理人關系時她稱,“民企做大是離不開職業經理人的,但合作關系的前提是雙方有共同做大企業的目標。”
這是2008年黃秀虹接任鵬潤投資董事長職位后,首次當面接受媒體采訪。談到她目前掌管的涉及400億資產的國美集團時,黃秀虹稱,“國美品牌的創始人黃光裕一直想將國美做成消費者綜合購物的品牌,未來談起國美,消費者想到的將是包括家電、3C、體育用品、網購等涉及方方面面的產品消費和購物方式。”
據黃秀虹透露,國美集團正著手對已擁有兩家門店的國美悅動進行品牌升級,未來國美集團的版圖中,將著力以鵬潤投資為主導,重點發展零售本業,同時,兼顧居住型地產開發,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
《21世紀》:國美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不過,它誘發一個對于民營企業內部治理話題的探討。在您看來,民營企業如何處理職業經理人和企業主間的關系?
黃秀虹:其實雙方有明確的角色界定,這種界定也是企業界認同的。既然有界定,出現問題就有一個是誰越界的問題。創始股東主張自己的權利,包括提議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的動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我們堅持認為,在公司董事會有代表是創始大股東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
值得肯定的是,創始大股東代表進入董事會的結果表明,董事會的部分成員在逐步回歸理智。我們相信良好的公司治理絕對不是排擠大股東在董事會的合理席位和權力。這個結果還給了大股東基本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國美最佳的公司治理方案,應該是有創始股東參與及指導下,在保證公司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加強公司治理,保障全體股東利益的一種平衡。
《21世紀》:過去十年,國美電器由小變大,這種超速發展背后的制勝經驗是什么?
黃秀虹:國美應該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由于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形成的越來越好的政策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民營企業的細小種子一經破土就迅速成長,很多企業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反過來又改善了國家經濟的生態環境。
1987年,國美只是一家不足100平米的電器店,僅僅20多年,特別是在近10年來,迅速成長為門店超過1200家,營業額近千億的全國大型連鎖企業,這可以說是中國商業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至于制勝的經驗,首先,要有發展的環境。其次,要有超前的意識,在國美以前,國內是沒有連鎖商業這種現代商業業態的,是國美創制并實踐了這種業態。再者,要有擴張的章法和方法。最后,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必勝信心。
《21世紀》:你能否對國美集團主要的業務架構做出一個大概的梳理介紹?
黃秀虹:國美集團一直堅持“互動、互助、互補”的投資理念。我想國美集團未來的業務發展仍將遵從這一理念。未來的國美集團將主要專注投資零售業和新興產業。
今年,我們開始介入體育商品零售領域,成立了國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希望以連鎖經營的方式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21世紀》:未來,國美集團的業務發展計劃是怎樣的?
黃秀虹:作為負責任的投資公司,我們要做產業投資者而不只是有水快流的財務投資者。我們的投資方向將主要集中于零售業,把它做大做強。我們要積極探索企業的國際化道路,探索、推動新的零售業態的發展與完善,包括電子商務。我們希望能夠使企業在承擔起產業經濟責任的同時,更加專注和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社會公益責任。
《21世紀》:國美集團在發展中,有無遇到政策、資源、人力等方面的制約?
黃秀虹:以前對民營經濟的提法是國有經濟的有效補充,后來的提法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已經說明了國家對發展民營經濟的態度和支持。前不久,在華外資企業的稅收上享受的超國民優惠待遇被取消,從一個側面說明國家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一視同仁。
至于影響公司發展最大的難題,我想有兩點,一是人力資源上的制約,主要是缺乏專業人才。二是各種費用的上升,包括人員成本、租金水電和各項經營費用的快速增加影響到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這是企業需要長期面對并加以解決的問題。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