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家電業界傳出“家電商品價格今年普漲”傳言。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在能效標準逐步提高以及今年可能開征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等因素影響下,企業可能會將提高的成本變相轉嫁給消費者。但記者采訪發現,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絕大多數廠商對于“漲價”閉口不言或堅決否認。
今年1月1日,由國務院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開始施行,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將會成為首批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正規回收拆解的產品。《條例》規定,國家將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目前業界預計補貼比例標準可能會按新機出廠價的0.5%,向生產企業征收基金。這就意味著家電制造商的成本將按比例增加。據悉,該補貼政策最快能在今年3月出臺。
業內人士稱,另外一個“漲價”的理由來自能效標準提高帶來的產品更新。“逆市而行,坐地漲價是違背規律的,也不可能實現,定期推出新品或者新功能才能拉高利潤空間。”某家電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舉例來說,去年12月1日起我國開始對平板電視實施能效新標,這一政策直接引領了賣場中高能耗彩電集中打折降價,同時也令商家將更多的宣傳投放在各種標榜“節能”的彩電產品上。
“綜合這幾方面分析,今年家電產品價格可能會普遍上漲。”業內人士認為,受原材料漲價影響比較明顯的白電產品如冰洗類,漲幅將比較明顯。但記者采訪多家生產企業發現,廠家對此多予否認。“事實上企業隨著規模增加,成本實際是在逐漸下降的。對于開征"回收費",企業是堅決支持的,這不是唱高調,而是因為行業的門檻的確需要提高,才能健康發展。”創維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潘志峰向記者表示。
“成本增加可能減弱商品的促銷力度,但超出正常范圍的漲價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太可能。”連鎖賣場的負責人也表示,春節前尤其是廠商頻發新品、大幅降價吸引顧客的關鍵時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