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業界傳出百思買敗退中國市場,可能撤出傳聞,一時間引起廣泛關注。但是,在筆者看來,百思買撤出中國說純屬無稽之談,甚至不排除個別企業外來競爭對手炒作之嫌?
筆者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斷,事由有三:
一、據彭博社2月9日報道,百思買有可能切換到沃爾瑪式評價,意即百思買極有可能跟進沃爾瑪“天天低價”策略,在消費電子零售市場掀起一股“平價風潮”。
眾所周知,沃爾瑪縱橫全球市場的殺手锏便是“EverydayPrices(天天平價)”,而天天平價的秘訣則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商品低于市場均價,而是針對差異化商品或者特別同質化商品周期性低價策略,既不是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尾貨、次貨的的低價甩賣,更不是惡意的削價競爭,而是系統性,規范化、標準化的惠客的行為。而天天低價的支撐體系則是全球采購,高度信息化、標準化,高超的品類規劃,產品線組合。(麥肯趨勢觀點)。”
近年來,百思買啟動國際化路線,相繼進軍加拿大、中國、英國、墨西哥,土耳其等海外市場,尤其是長期以來將中國市場作為其全球采購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百思買已經初步基本了全球化采購及市場拓展,跟進沃爾瑪天天平價市場運作模式的能力。
因此,將百思買中國執行該公司美國總部全球市場戰略的舉措,想當然的理解為:百思買放棄其經營傳統,直面對戰國美、蘇寧等本土家電連鎖巨頭,顯然有失偏頗,甚至難免“緊張過度”之嫌。
二、百思買有可能切換到沃爾瑪式天天平價的背景因素,還包括:沃爾瑪在3C消費電子零售不斷發力,在百思買大本營的北美市場,不斷制造“麻煩”,逐漸浸淫中國文化的百思買則出于競爭因素考慮,運用“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之道達到遏制沃爾瑪節節緊逼之勢的目的。
顯然,如果這一策略奏效,其所產生的影響肯定會波及到加拿大、中國、土耳其、墨西哥等海外市場的同行,但其假想敵絕非后者。
故而,筆者認為美蘇等本土家電連鎖巨頭對百思買天天低價模式,戰略上輕視對手,無可厚非;而戰術角度,則必須“虛懷若谷”。認真研究如何強化本公司的品類管理、產品線規劃、供應鏈優化以及信息化、標準化等等“內強其功”的課題,盡可能縮短與外資競爭對手在經營水平上的差距,達到一定水平后,進一步考慮“天天低價”的問題。否則,欲速則不達,所謂的“低價王”也只不過是喊喊而已,甚至帶來將顧客推向百思買、山田電機、萬得城等外資狼的可惜可怕又可悲的“悲慘結局”。
三、至于撤退中國市場則純屬無稽之談。一方面,百思買中國區公關負責人已經對該“無中生有”甚至“別有用心”的揣測,通過百思買走出上海,走到杭州、蘇州的事實,給予了明確否認。
另一方面,對于“短期內不會撤出中國市場”的判斷。筆者認為,此短期的年限界定,少則8年、10年,多則20年、50年甚至更長。
之所以作出如此“非短期”的判斷,依據有三:
首先,2011年我國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零售業全面開放5周年。
[NextPage]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則被外媒評為“消費立國”戰略。因此,我們有理由判斷,未來數年內,不斷提高商業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水平,必將作為構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長效機制的重要一環。而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則為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提供了可靠保障。
其次,作為新興國家市場的中國市場,增長可期。其中,近年來,含家電、IT、數碼以及電氣化商品等的消費電子市場,則保持著國內居于各行業前列,國際居于本行業前列的高位增長水平。國內權威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超過10400億元。其中,黑電行業1700億元以上,白電行業2500億元以上,IT、通訊產業4500億元以上,廚衛、小家電1700億元以上,全年國內家電市場增速超18%,創下過去十年來之最。同期,GFK中國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10年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電動剃須刀、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零售總額高達1.02萬億元,與2009年的8442億元相比增長了21%,大大高于2009年的同比增長率7%。在筆者看來,盡管由于統計口徑差異,增長率數值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兩大機構數據則相互印證了2010年中國消費電子、電器市場增長形勢喜人。
而隨著城市存量市場更新換代周期縮短,增量市場新增需求規模的逐步擴大擴大;城鎮市場家電普及消費浪潮的推進以及第一輪更新換代大潮的即將到來,未來數年內中國大陸市場必將“持續給力”,作為新興國家市場的領軍地位不可替代。
第三,百思買今年1月初最新公布的12月份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12月份,國內市場實現營業收入84億美元,同比減收4.2%;海外市場同比增長4.5%,增收至19億美元。對于百思買全球而言,海外市場給力,顯然起到抵消國內市場下降不利影響的全局意義。可比門店方面,相對于上年度同期9.3%的強勁可比門店增長,當月國內市場可比門店下降5%;而同期,海外市場可比門店僅下降0.1%(去年同期3.5%)。該公司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國際業務的可比店面銷售額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系受加拿大市場疲軟影響,但另一方面,中國、歐洲的增長則大體上抵消了加拿大市場的不利影響,使得國際市場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1個百分點,創下4.5%新高。其中,中國市場可比店面銷售額更是在黃金周期間創下高兩位數強勁增長,則成為該報告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最閃光的亮點。
另一方面,百思買2011財年度前3季業績數據來看,其總營收同比增長2%,達到385億美元;國內市場營收同比增長4%,達到340億美元;國際市場營收則從上年同期的22億美元倍增至45億美元,中國、歐洲則是對增長貢獻最大的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上五星電器可比門店銷售額超兩位數高位增長,簡直可以稱之為百思買全球的閃光給力點,起到提振投資者、員工、消費者信心的至為關鍵的作用。
最后,筆者判斷,百思買撤出中國市場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正如百思買國際副總裁宋大衛(DavidSisson)對筆者所言:“是的,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也許會調整走路的速率(節奏和步幅)。”倒是五星電器的強勁表現,可能會影響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的雙品牌戰略推進節奏。前進?還是撤退?答案已經不言而喻?謠傳,還是讖言,尚有待時間檢驗。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