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買的撤退還在進行中,麥德龍旗下的萬得城已經開始找“戰利品”。上周末,萬得城在上海開出第二店,聲稱將接手百思買在華客戶的售后服務。不過,光鮮的營銷、“低價、放權、本土化”的口號能為萬得城在中國市場增添多少勝算幾率,仍然未知。
當眾多顧客在百思買門外排長隊等著退延保、解決售后維修等問題時,麥德龍與富士康公司合資的萬得城打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廣告語——過了2月22日,他們退出了,我們給你定心丸。據萬得城工作人員解釋,此前在百思買購物的消費者,只要能提供有效的購物證明,產品在保修期內,都可在萬得城享受免費售后服務。不過,從現場情況看,在萬得城第二店開業當天,顧客仍然是“看得多買得少”。
不同于本土賣場靠出租貨架收取費用的模式,洋賣場在經營模式上采取的是買斷產品經營。其實,百思買的水土不服癥狀,在萬得城身上也有體現。目前門店租金成本過高、裝修費無法轉嫁給供貨商,外資家電連鎖的綜合毛利雖然高于本土零售商,但是中外家電連鎖的凈利潤基本持平。在規模受限的情況下,外資家電連鎖的采購價格不具優勢。
不過,在萬得城看來,其門店分權模式可以保持門店決策靈活、價格最低。但是,分權模式卻面臨著總部難以完全掌控分店、門店容易滋生腐敗并發生價格體系混亂等問題。零售教父家樂福在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家樂福采取了分權模式,不過,在實現門店快速擴張的同時,家樂福門店出現腐敗問題。2007年后,新上任的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采取緊急收權策略,店長被重新定位為政策執行者。
萬得城定下了到2015年在中國市場門店數量超過百家的計劃,日本的山田電機也在去年登陸中國,并確定了3年后開設5家分店的目標。在提供具有價格優勢商品的前提下,找到適合中國市場消費特點和供應鏈特點的經營模式,是外資家電連鎖克服水土不服的迫切問題,也應該是“百思買事件”帶給外資家電連鎖的思考。商報記者 吳文治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