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熱水器行業存在進入門檻低、雜牌多、產品種類多、產品參差不齊、市場混亂、高科技節能產品難普及等問題,產業升級緩慢。基本的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全面解決,熱水器在節能、環保和低碳方面面臨巨大壓力,因此還需要國家出臺節能補貼政策,來幫助行業實現快速升級。
為此,作為熱水器行業領軍企業的海爾鄭重呼吁:希望國家能夠重視熱水器產業升級慢的問題,出臺節能政策補貼,加快安全、高能效熱水器的普及,杜絕因熱水器造成的人員傷亡,讓更多的消費者用上安全、放心、節能、環保和低碳的熱水器。
節能熱水器普及"難"
目前,我國高能效熱水器的利用率還很低,高能效電熱水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冷凝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像海爾自主研發的3D速熱熱水器,加熱速度提升了78%以上,市場占有率只有2%;海爾冷凝燃氣熱水器在節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熱效率可以達到107%,只占整個行業的3.1%左右。由于熱水器行業進入門檻低,因此雜牌多、產品種類多、產品參差不齊、市場極度混亂,導致好的節能產品消費者買不起,也有的消費者花了錢卻買不到真正安全、節能的產品等等。
太陽能熱水器2010年實現銷售規模420億,在農村占比72%以上。然而,由于受光照條件、安裝位置等問題的限制,太陽能產品在城市市場很難普及。我國太陽能企業多數都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企業,實力還不夠雄厚,他們還處在追求短期利益的階段。
"十二五"明確規定,要開發利用太陽能的家電產品以及新能源家電,以提高太陽能利用的技術水平,推進太陽能熱水器等太陽能產品在家居生活中的使用。目前的行業現狀,讓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一直以來,熱水器產業升級緩慢是個大問題,產品技術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因此,普及節能、環保、低碳的產品,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
熱水器亟需"節能補貼"
熱水器是消費者每天頻繁使用的家電產品,能耗大,有著很大的節能空間。其實,我國熱水器企業從來沒有放松對節能產品的技術改造,推出的一些節能減排產品和解決方案甚至達到和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海爾今年春季就一口氣推出了高效冷凝熱水器、余熱回收熱水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平板太陽能熱水器等五大節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余熱回收熱水可以回收淋浴后廢水中的熱量,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應用。
然而,目前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與普通熱水器相比,節能熱水器產品的成本相對較高,消費者受消費能力的限制不能承擔購買的費用,或者出于趨利心理更愿意購買實惠的普通產品。因此,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策的推動和倡導。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政府為了推動節能減排,往往采取兩個手段:一是制定市場準入制度,逐步淘汰高能耗產品。2005年,歐盟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理由,發布用能產品的生態設計要求(EuP指令),有計劃的逐年淘汰低效率的供熱和熱水設備,推廣節能環保產品。二是制定節能補貼政策,對購買使用節能熱水器的用戶進行直接補貼。目前在歐洲、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均有對節能熱水器的配套消費補貼和政策支持。日本從今年起對每臺冷凝式熱水器給予2萬日元的補助,并要求到2013年實現本國生產的熱水器全部為冷凝式產品。
據了解,以全球最早引入冷凝式熱水器的荷蘭為例,1985年荷蘭政府通過每臺約合100歐元的補貼,使冷凝式熱水器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到了6%。隨后政府又取消了補貼政策,使得其后五年的占有率仍未增至10%。1994年,荷蘭政府再度推出了200歐元的補貼,使其占有率又一下激增至40%。在德國,也是由于1994年開始的政府補貼制度,使冷凝式鍋爐的市場份額由不到5%增加到2000年的50%。從國外的經驗看,政府的推動對于節能熱水器的普及有著極強的關聯性。
我國空調行業自國家推出了節能惠民工程后,國產企業空調受益很大。一方面,高能效空調得到了國家相應補貼,低能效空調迅速被淘汰,空調由定頻向變頻升級,加強了我國空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產品升級后,空調價格下移,消費者花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產品,加速了高能效產品普及。消費者得實惠,產業得升級。現在空調行業正向綠色、低碳發力。我國的熱水器行業同樣需要這樣的產業升級之路。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