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和3C連鎖賣場的雙重擠壓下,百腦匯等電子賣場幾乎窮途末路。記者昨日調查百腦匯、海龍、科貿、鼎好等多家電子賣場發現,曾經供銷兩旺的電子賣場雖仍位于黃金商圈,但已基本淪為批發商、渠道商的供貨點。
難靠零售維生
在朝外大街北側的百腦匯內,即便是周末,整個一層賣場也僅有幾十個消費者。雖然大部分品牌店內有消費者光顧,但記者發現這些消費者多數看看、問問就走,并沒有真正要購買的意思。消費者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來百腦匯只是順道來打探一下行情,并無心購買。因為相比于電商的明碼實價,又需要砍價又擔心翻新機的電子賣場早已不是購物首選地。
不少導購表示,對于此種冷清場面他們早就習以為常。據介紹,原來賣場內的商戶多為“零批并重”,部分商戶只靠零售也能撐起門店,但現在零售市場卻大不如前。
“現在只能走批發,有時一次團購可以銷售100多臺電腦,超過一層賣場一天的零售額。”一位電腦銷售商如是說。電子賣場零售比重持續降低的背后,除了消費者不買賬外,商家也不愿面對零售顧客。“對待消費者,我們需要解說、討價還價、安裝系統、開收費單據等。不如批發客戶,只需要談價錢、按數量發貨即可。”
另有商戶表示,如果只做零售業務,一家店一天只能賣一兩臺電腦,而在兩三年前,其一天的零售量還能達到六七十臺。隨著零售市場持續走下坡路,棄零售轉批發成為半數以上商家的選擇。
在黃金商圈做批發買賣
不僅百腦匯內零售市場生意慘淡,在中關村看似熱鬧的科貿電子商城內,其零售交易量也是如此。科貿電子商城內一名業主告訴記者,如果整租30平方米的商鋪,一年租金為50萬元,合每天1300元,如果沒有穩定的客戶和良好的業緣,商家很難在這種租金條件下生存。但事實上,當商戶擁有足夠客戶和渠道時,也就不再需要高租金的商鋪。他們可以保留一家展示門店,然后轉戰到租金相對便宜的寫字間。
一位戴爾電腦銷售商給記者算了筆賬:該商戶在海龍和鼎好有三家店和一個倉庫,一年約有230萬元租金支出,合每天6300多元。如果按零售計算,一天零售30-40臺電腦,盈利五六千元,甚至難以抵消當日產生的租金,更別說共計33名員工的薪酬和其他成本了。
遭淘汰僅是時間問題
在業界看來,批零結合的銷售模式對于電子賣場的未來也不容樂觀。在蘇寧、國美等議價能力較高的連鎖賣場和京東、易迅等價格優勢明顯的電商企業的雙重夾擊下,單兵作戰的家電賣場遭到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連鎖店吸引了大部分看重品質的顧客,其余的市場幾乎被電商以低價搶走。”一位業主無奈地表示。
商業專家劉暉表示,線上線下的互動結合是目前電子賣場內商戶的出路,不過這種模式會使得線下客源不斷減少,電子賣場將不好收租。租金一旦收不上來,一個店也就無法維系,最終會淡出市場。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則認為,像中關村這樣高科技聚集、產品種類多樣的電子賣場可以逐漸向專業級、高品類大宗集合的專業賣場方向發展,而百腦匯等專業化程度低、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賣場,生存會面臨極大的問題。連鎖店、電商對其利潤的雙重擠壓和不菲的租金會使其喪失任何競爭優勢。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