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富士康大陸總部工作人員面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的采訪時稱:“本公司目前不就童工事件發表任何評論,一切事項以之前的聲明為準。如果有進一步的情況,也會以聲明的形式告知社會。”
10月16日晚間,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報道,富士康周四公布了一個內部調查文件,稱公司非法雇用了一些童工,最小的年僅14歲。富士康稱他們已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將對此起違規事件“負全部責任”,并對所雇用的未成年學生工表示抱歉。
一切起源于工人權利保護組織中國勞工觀察10月1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揭露富士康雇傭14歲到16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實習生。
為降低成本?
“中國勞工觀察”組織在10月1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在學校送去和煙臺工廠聘用的實習生中,有“一小部分”的年齡在14歲到16歲之間。這些未成年實習生的問題加重了過去3年時間里富士康中國工廠的勞工問題,如自殺、群毆和罷工等。而雇傭童工究竟是富士康授意還是當地分工廠的個體行為,網絡上爭執不休。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這一次童工事件完全是富士康和當地政府不斷追求降低成本所造成的。“富士康總有一種思維,那就是為了提高利潤要不斷降低成本。之前江蘇鹽城那邊雇傭大學生的事件,還有這次山東煙臺雇傭童工的事件都是降低成本的手段。當地政府為了GDP,在目前勞動力緊張的情況下,為了招商引資,答應富士康的一切條件?,F在遇到情況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都出現了。”
通信行業高級分析師王志光卻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這次招募童工事件并不是富士康或郭臺銘的授意,而是分工廠的個體行為。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雇傭童工顯然是違法行為,郭臺銘不會做,也不符合他的風格。這肯定是煙臺工廠的個體行為,和富士康總部無關。”
生產模式已過時?
近日,新美亞(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陳伯強表示,代工企業不會因為成本上升而離開中國,因為中國的員工能夠做到絕對服從,可塑性強。但是,目前這一觀點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事實的挑戰。
9月23日23時至24日3時,富士康太原工廠兩千余名工人與保安發生沖突。這起群毆事件反映了其背后的富士康的管理以及更嚴重的勞資關系緊張的問題。王志光認為,新一代的農民工早已不同于往日了:“現在的農民工大部分都是90后,他們從小就是家里的寶貝,沒有受過委屈,內心也不能接受富士康軍事化的管理文化。所以,沖突是必然的。”
謝國忠也認為,由于新一代農民工的產生,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也越來越不能夠適應員工個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工人選擇富士康的原因,往往是家里有兄弟姐妹要上學,父母親生病需要錢看病等等,所以他們能夠忍耐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但是現在的工人都是獨生子女,沒有這樣的負擔,容忍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同時,謝國忠認為,由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富士康為了提高利潤而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的思維方式也早已經過時。他說:“臺資企業大部分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這一模式從來沒有改變或者轉型,這是由于臺企并不像德國或日本企業一樣真正具備高科技。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和中國勞動力現狀的變化,這一模式早已行不通了。”
惟一出路是加薪
去年,富士康老板郭臺銘在員工聯歡會上宣布,計劃在3年里為公司在大陸的工廠引進100萬臺機器人。但迄今為止,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現在上馬的機器人數量不到郭臺銘當時說的1/20。目前機器人已經用在了蘋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產上,“主要是在一些簡單、重復、枯燥的工藝上,如粉刷、檢測、焊接。”
對于郭臺銘提出要用機器人代替工人的想法,謝國忠說:“這肯定是難以實現的,首先,郭臺銘提出這個想法主要目的是給當地政府施壓,告訴他們富士康是來去自由的,地點可以轉移,連勞工都可以用機器人代替;其次,電子科技產業是瞬息萬變的,生產線上的操作也會十分復雜,機器人是無法做到完全替代工人的。”
如何面對勞工,和勞工沖突不斷的富士康該往何處去?謝國忠認為,目前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加薪:“富士康工人的薪水應加到現在的一倍以上。既然要勞工忍受軍事化的生產模式,那么就只能用金錢來換取勞工的犧牲。這是惟一的出路。”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