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消息,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8億臺。家電下鄉政策被喻為一劑強心針。家電下鄉政策既拯救了農村家電市場,也給一些家電企業挽回困局帶來了一些契機。不過,一些競爭力弱的企業瀕臨死亡的危機局面并未得到改變。
對于家電扶持政策,我們需要注重政策的針對性,這極其重要,因為一旦錯過時機,再好的政策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另外,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要追求政策的普適性,因為中國家電行業已經到了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時代,不適應市場環境的企業就該由市場來決定其命運。
從這幾年的家電扶持政策來看,國家一直在做調整。筆者認為,如果政府還有相關政策出臺的話,調整方向應該放在品牌創新的激勵方面。原因很簡單,在目前階段如果政府政策還是借用以往的輸血方式,只會拖慢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步伐,而通過激勵品牌創新的方式,可以讓品牌創新、品質創新、需求創新等創新方式形成爆發力。
家電行業是中國當前最成熟的行業之一。中國誕生的世界級品牌層出不窮,世界范圍內的家電大戰已經由歐、美、日、韓的競爭,變成中、日、韓的較量,到現在縮減為中韓大戰。中韓之間的對決,將具體表現在中韓幾個企業的較量上,可能不會超過10家企業。從韓國企業來看,它們在參與國際家電大戰中,都是靠企業自身造血活過來的,而不是靠政策輸血存活,因而能夠具有相當大的生命力。
反過來看政府政策,其實是否為企業輸血并不重要,只要不對企業“抽血”,企業就會頑強地生存下去。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以前的一二線品牌后來淪為三四線品牌,甚至倒閉破產,就是被“抽血”抽死的。有些企業被政府賦予了崇高的社會使命,被拖入盲目并購和擴張的漩渦中。那種情況下,不僅不是 “輸血”,而是“抽血”,把不該并購的企業并購了,把不該有的包袱加在它們身上了。這必然加大企業的負擔,消解企業發展和升級的動力。
因此,政策可以不輸血,但絕不能“抽血”,要相信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企業自身要增強造血能力,首先是通過競爭去獲得訂單,以好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認同,讓消費者來為你的產品持續不斷地買單;
第二,就是通過技術升級讓企業的骨骼不斷強壯,五臟六腑協調運轉,這樣即便表面上看起來不強大的企業,實質上也是一個爆發力極大的“巨人”。這樣消費者會對你充滿期待,會不斷購買你的產品;
第三,企業要自斂。內斂就是不要盲目擴張,踏踏實實地做“通”一件事。企業朝世界第一邁進,要在技術創新、產品品質、企業品牌等方面不斷耗費心血。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靠的不是政策輸血,而是企業強大的發展欲望和自身機體巨大的造血功能,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強大競爭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