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經濟形勢極為復雜,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需求疲軟、經濟下行壓力凸顯,特別是上半年市場形勢嚴峻,一些產品內銷下滑幅度較大,這些給中國家電業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進入3季度以后,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逐漸轉暖,內銷實現了回升,全年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從2012年1-11月的數據來看,部分產品內銷市場出現下滑,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盡管存在多種不利因素,中國家電業整體上仍然實現了增長。對于2013年家電行業的走勢,市場仍存在一系列利好的因素:
房地產銷售數據回暖有利于家電銷售
2012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逐步復蘇,并且呈現出“回暖”的行情,尤其是最后幾個月樓市銷售數據回暖明顯。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917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今年以來首度同比歸正;銷售金額為53525億元,同比增加9.1%,較1-10月增速大幅提高了3.45個百分點。繼10月銷售回暖之后,11月樓市需求一反常態繼續旺盛,11月單月成交量創2010年調控以來高點。
隨著后期政策面的趨穩,宏觀經濟數據的繼續向好,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推動,預計后期房地產市場有望繼續回暖,隨著房價上漲預期較為明顯,很可能引來新一輪的購房潮,商品房成交量的繼續攀升,必然推動家電主要品種銷量的上升。
宏觀經濟增長繼續向好
2012年以來,美國經濟和消費需求緩慢復蘇。1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3.7,相比此前10月份的72.2再創新高,美國人對就業市場和個人收入前景更為樂觀。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溫和緩慢回升,我國家電對美出口有望保持繼續增長。
同時,去年國內經濟走勢從第四季度開始回升,經濟增長回升有一定慣性,預計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長可能是一個確定的因素。而且,今年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表述上仍為“積極穩健配”。專家認為,宏觀調控總基調沒有變,但預調微調將增加,貨幣政策會保持穩中有松的狀態,對總體的流動性有所支持,向著略微寬松的方向調整。
隨著2013年的宏觀經濟增長繼續出現好轉,家電的銷售出現轉機也不是不可能;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擴大需求范圍和改進銷售模式;目前真正帶動家電市場的不是一二線城市,而是三四線城市;在改變收入結構和收支平衡之后家電銷量的持續上漲才會出現。另外就是更新換代和對銷售對象進行層次劃分。
政策利好帶動家電行業技術發展
對比國外的環境,國內政策普遍利好。十八大提出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對家電行業今后市場變化將有一定的影響。剛剛結束中國經濟工作會制訂了新的更強有力的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新的政策、方針,借著城鎮化的加強,生產企業的市場越來越廣闊,消費的結構變化和消費的規模也會有一些變化。
隨著高能效產品越來越普及,家電廠家正在積極的研制新型技術產品。除了功能的變化,人性化的設計、新材料的應用以及智能化也在逐步拓展。性化的設計包括舒適、時尚、靜音,材料工藝要和家裝一體化結合在一起。
而且,2011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組織制定并發布了首份《中國家用電器產業技術路線圖》。為擴大產品覆蓋領域,2012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又組織制定了《中國家用熱水器技術路線圖》,并于2012年10月底的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上正式發布,這份技術路線圖對于推動產業合作、指導技術創新有著積極作用。2012年底,電飯鍋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制定工作已經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電飯鍋專委會組織下啟動,預計2013年將制定完成并發布。
城鎮化促進家電需求不斷釋放
2013年城鎮化工作將被提升到更高層面,伴隨的家電剛性需求也會不斷釋放。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的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與和諧發展為主旋律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將更有利于家電產業的成長。一方面,我國的城鎮化和城市化發展帶來的長期存在的剛性消費需求仍在上升,2011-2015年正值中國婚齡期人口上升階段,作為家用電器第一次購買的主要群體,新婚家庭仍將是拉動內需增長的動力。
另一方面,家電市場正處在消費升級的歷史時期,高性能、高能效、大容量的家電產品比重上升,變頻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都證明了家電消費升級空間廣闊。可見,十八大提出的城鎮化建設、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要求將從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和消費條件等方面繼續推動家電普及,行業長期增長空間猶存。
節能補貼作用漸顯成推動行業轉折重要力量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安排中央財政資金265億元,啟動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家電產品,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在此之前,高效節能家電的價格令消費者望而卻步,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則有利于激活低迷的市場。此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高效節能家電的推廣。未來,高效節能型產品將成為家電制造企業提高競爭力,搶占市場的首選。
同時,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和明確,使家電企業看到了2013年的一些新機遇。各家電企業可以借助節能補貼這股東風,積極調整結構,重新布局市場。自2012年第三季度后,國內家電市場開始出現回暖趨勢,行業低迷的現狀將有所好轉。似乎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引起反響,市場重新漸熱,政策效果初步顯現。
已經進入2013年,各大家電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希望可以打一個翻身仗。節能補貼出臺無疑像一劑強心劑,拯救了低迷的家電行業。介于以前節能補貼的影響,此次家電企業面對補貼愈發冷靜,加上此次節能補貼推廣產品范圍擴大,條件調整等等因素影響,整個家電市場的反映也與以往不同。
階梯電價“捂熱”節能消費
醞釀四年多的居民用電階梯電價政策2012年7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按照說法,方案的分檔“基本用電覆蓋范圍達80%”,電價漲幅不大。不過實際上,有不少城市消費者直言“肯定不夠用”,尤其是到了炎炎夏季,空調至少要運作12小時,更是不夠。而這樣的政策一出臺,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的同時,恐怕也就不得不考慮“節能”問題了。
雖有政策的推廣,但是由于節能家電普遍價格高,消費者并不十分買賬,單次投入過大,總是消費者心里過不去的坎。業內人士評價:“對于家電行業而言,階梯電價的試行將會進一步加速高能耗家電淘汰速度。”而企業節能產品增多,企業成本自然會下降,加之隨著各種節能概念的普及,“節能=省電=省錢”的模式,也將會促使消費者愿意購買節能產品。
一邊是階梯電價實施帶來的電費壓力,另一邊是節能補貼政策啟動帶來的刺激,壓力和激勵雙重政策的疊加,或為節能家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日系家電企業虧損加劇對自主品牌形成利好
2011年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并發布了《關于加快我國家用電器自主知名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15年,行業80%以上企業制定實施明確的品牌戰略;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3%,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低于30%;形成3至5個擁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優勢自主品牌。
盡管目前我國家電行業自主品牌占有率較低,但我國企業應抓住機遇,提高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并積極走出去布局全球。2012年,從三大日本家電廠商索尼、夏普、松下的銷售額和營業損益來看,銷售額均同比下降,3家合計虧損接近200億美元。而歐洲幾個大的白電品牌如西門子、伊萊克斯,從2004年到2009年,年復合增長率只有1.2%和2%。
中國家電企業應抓住市場機遇:一方面通過并購國外品牌,提高發達國家的家電市場占有率,提升品牌份額和產品檔次;另一方面,在新興市場通過投資建廠,合作生產規避貿易壁壘;同時,利用對外援助以及發展基金等有利政策,以及主動贊助賽事,建設渠道等方式在非洲國家等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合理布局,搶占全球市場先機,取得家電產品的國際定價權等核心競爭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