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關于富士康將要進駐廊坊的消息一直密而不發,事實上,在廊坊的龍河高新技術園區,占地數千畝的富士康早在兩年前便已開工,工廠人數已經達到4萬,相當于廊坊市區戶籍人口的5%。
截至目前,富士康已經在華南、華東、華中、華北、東北等地創建完成20個科技工業園區。
富士康北進步伐,已大步流星。
悄然布局
7月4日,陳良忠站在富士康廊坊工廠的西門外,他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還沒緩過神來。
幾個星期前,他還在深圳富士康工廠里,盡管聽說富士康要將幾條主要的生產線遷到北方某座城市,但沒想到自己被派到了廊坊。“在深圳做了4年,現在我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這里的環境。”
在待遇方面,他明顯有了自信。“這里的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到了900元/月,但我的標準比他們要高300元/月。”但陳良忠補充了一點,廊坊的物價并不低。可無論如何,他就要在這里生活下去了。
廊坊富士康建在廊坊市南邊西孟各莊旁,屬于龍河高新技術產業區,但和周邊蔥郁的果林和農舍比起來,占地數千畝的富士康工廠顯得氣派不凡,唯一突兀的是,富士康在每棟大樓的一、二樓間,都安裝了防護網以便兜住跳樓的人。
實際上,這一場景在幾年前就已經存在。但富士康北遷一事,卻在近日才被廣泛關注,原因之一是廊坊極有可能成為富士康在北方布局中的生產研發基地,富士康也為此作了巨額投資預算。
2010年,經臺灣“投資部投審委”核準的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匯往大陸投資金額就已經達到36.6683億美元,除去已經匯出的3億多美元,還有33億美元仍有待投資。對于各地政府來說,這都是個誘惑。
對此,一位在廊坊市政府工作的官員向時代周報表示,在商業運作上,富士康的確聰明,“北遷一事,他們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放出一點風聲,這讓北方數個城市開始為了吸引它而互相較勁,所以自始至終,我們都不敢說究竟廊坊給了富士康多少優惠政策。”
據公開資料,絕大多數的北方城市,都已對吸引富士康的落戶作了巨大讓步,以鄭州為例,河南方面在依仗有利條件—充裕的勞動力基礎上,還為富士康作了數平方公里的用地規劃,工廠第一期占地約2000畝,同時在稅收、土地供應、用工服務等多方面都作出了最大的讓步。
而廊坊方面公開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用水用電、供暖、勞動力供給上,同時,廊坊附近的東方大學城以及10多所電子技術院校,都在為富士康培訓員工。
廊坊龍河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高寶奎稱,和富士康的合作協議:“在2004年就已經簽好,那段時間,郭臺銘沒少來,現在富士康已經準備在這做第三期的工程了。”
按照富士康的規劃,在龍河高新區項目總投資將達到37億美元,分三期建設,總占地近6000畝,主要生產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愛、LG等手機零組件和標準系統,而對于利潤相對較高,在國際上引起搶購的iPhone4生產線將留在廣東。
此前,有人士指出富士康內遷存在兩個背景,第一是加薪,富士康一周內兩次宣布加薪,最高加薪幅度約66%,成本壓力成為富士康加速內遷的導火索。另一方面在廣東產業轉型壓力之下,勞動密集型企業實際上在珠三角的發展已經受制,此外,富士康2009年的不足6億納稅(地稅),僅占深圳828億地稅的0.7%,這也令富士康在珠三角的地位相對尷尬。
征地風波
2004年,廊坊與富士康簽署了合作協議,第二年,廊坊開始在城市南部征地。廊坊市政府一位官員向時代周報解釋,實際上北邊的條件更成熟一些,但是由于北邊與北京接壤,地少價高,因此當時廊坊決定在南邊的安次區建廠,“一來地價便宜,二來是為了廊坊南北經濟發展的平衡。”
但西孟各莊人卻向時代周報抱怨這個項目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據當地村民稱,目前富士康工廠所占數千畝地中,超過1000畝屬于西孟各莊的耕地,但在土地使用的報批中,這一土地的性質被劃為鹽堿地,當地村民認為,這是國家同意對這一土地進行開發使用的原因。
西孟各莊的村民們對此很不理解,假如是鹽堿地,那自己是怎么活下來的,據一位村民回憶,當初在這塊土地旁邊,還立著“國家基本農田”的牌子,但這塊牌子“被挖土機一鏟子就刨走了”。
被占土地的村民只獲得了30年2.3萬元/畝的補償,平均每年800元。村民們曾嘗試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但效果甚微。“最近還有人被打了,躺在醫院里。”一位村民向記者反映。
西孟各莊現任黨委書記李鳳秀向時代周報稱,公安部門在2009年刑拘了西孟各莊的前任書記馬海艦。“但關于馬海艦被捕的原因,公安部門至今未給出答復。”
村里多位老人則稱,馬海艦被捕的原因是因為倒賣土地。“當時有不少不是我們村的人,平白無故地就有了幾十畝地,然后拿了土地賠償金就消失了。”一位村民向時代周報反映,自己的農田現在雖未被開發,但相關方面已經切斷了耕地里的水和電,“他們說可以繼續種,但是沒有了水電,什么也種不了,所以地就荒在那里。”該村民說。
盡管喬布斯一再強調“富士康是工廠,是我的上帝”。但他并不一定知道上帝是怎么擴張的。[NextPage]北遷內因
一切都不能阻擋富士康的北進步伐。
高寶奎一再強調:“富士康是我們的客戶,我們要極力滿足他們的要求。”
據公開信息顯示,廊坊正致力于打造“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據廊坊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廊坊有省級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17個,是河北省惟一一個每個縣市都有省級園區的地級城市。近年來,廊坊的電子信息產業保持著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全市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和億元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分別達到29家和16家。這一產業的增加值占河北省總量的1/3。
與此同時,自2009年以來,河北省科技廳按照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認定了408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這些企業總額6.52億元稅收減免。
但僅憑政策是難以吸納富士康的,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地方政府的優惠僅僅是富士康北擴過程中的意外收獲。
花旗集團分析師張凱偉卻認為,影響富士康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芯片和液晶顯示的面板,勞動力成本對其的影響反倒不大。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勞動力成本占富士康售出產品總成本的3%強。
所以,漲薪對于富士康來講,在其成本中的比例并不算高,關鍵的問題在于代工的利潤偏低,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針對電子制造領域的市場研究公司)估算,一個售價499美元的iPad,所有成本加一起是260美元,蘋果公司可以賺239美元。根據蘋果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整個公司產品的凈利潤率達到了41.1%。相比起來,為蘋果公司代工的富士康2009年凈利潤率只有4.5%。
為此,富士康需要從戰略層面找到新的利潤點。業界認為,這一突破口就是液晶面板。
據了解,2009年底,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已經以53億美元收購奇美電子,成為臺灣最大的液晶顯示器面板制造商,今年6月,富士康又收購了索尼位于捷克和墨西哥的兩家液晶電視生產工廠。國內方面, 272億人民幣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投資計劃,便是富士康與長虹彩電共同投資的項目。
這一計劃令富士康很快有了回報,據報道,索尼在2010年交給富士康的液晶電視代工訂單有望達到500萬臺,三星有望達到300萬臺,而其他的品牌企業委托富士康的代工量也有望超過400萬臺。
通過代工數量所占的絕對優勢,富士康將在未來有操控液晶面板定價權的實力。這才是富士康北伐戰略擴張的真實目標。
錦上添花的是,各地政府給予的優厚政策,使富士康的北上之路順風順水。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