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的谷歌(1022.75, 1.23, 0.12%)、推特、eBay和Facebook(49.12, -0.98, -1.97%)都具有競爭力,有理由對和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相似的58同城(26.62, -0.76, -2.78%)有信心。”
這是CNN財富頻道在報道58同城上市時對美國投資者作出的介紹。
在美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整體回暖的帶動下,2013年中國公司再掀赴美上市熱潮。但《第一財經日報》與多位美股市場人士交流后發現,談中概股“回春”毫無必要,美國投資者追捧的不過是中國公司的“美國影子”。
與此同時,風險卻無處不在。2011年和2012年的做空陰霾仍歷歷在目,如果中國公司仍不吸取教訓,那么這輪回暖或將成為又一場形式大于內容的華麗演出,中國公司再次被頻繁做空也將出現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頻繁亮相
美國當地時間10月31日,中國信息分類電商企業58同城在紐交所IPO,交易代碼為WUBA。上市前夕,發行價格屢屢上調,顯示出投資人追捧的態勢。最終58同城以每股17美元上市,共融資1.87億美元,市值超過14億美元。上市當天,該公司股價飆升42%。
緊隨其后登陸納斯達克(3931.95, -7.91, -0.20%)上市交易的,是百度(150.09, -3.37, -2.20%)旗下的旅行信息網站“去哪兒(28.06, 1.56, 5.89%)”,交易代碼是QUNR。其發行價格區間也在IPO前頻頻上調,最終以每股15美元上市,股價在11月1日當天就翻了一番。
事實上,中國公司正在大規模重返美股市場。今年6月,B2C電商企業蘭亭集勢(8.19, 0.04, 0.49%)摘下2013年中概股赴美IPO首單之后,小額貸款公司鱸鄉小貸和芯片供應商瀾起科技相繼登陸納斯達克。日前,500彩票網和久邦數碼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
而僅僅在幾年前,很多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由于財務丑聞被揭發,要么股價大跌,要么被迫退市。如今從鋪天蓋地的“回暖”報道來看,中國概念仿佛迎來了又一春。
究其原因,美國資本市場當前的欣欣向榮在中概股“回春”的趨勢中功不可沒,其中科技股市場的回暖尤其給力。建立在創新和活力之上的納斯達克指數節節高升,敏銳的美國投資人亦對著科技板塊摩拳擦掌,這樣的時機,是很多籌備上市的企業極為樂見的。
當然,中國公司還是喜歡強調企業自身的發展節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58同城上市當天采訪了其CEO姚勁波,他就表示,58同城是一個有8年歷史的企業,“每年都有自己的目標,并非是跟風上市。”
去哪兒CEO 莊辰超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去哪兒的上市是各方因素相互配合的最好選擇,并沒有考慮到其他企業是否也在此時上市。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前美股的節節攀升,毫無疑問是中概股上市的最佳溫床。紐交所的全球上市部負責人馬克·耶克(Marc Iyeki)對本報表示,2013年美股IPO市場極為繁榮,曾經有9家公司在同一周上市,而在本年度余下的兩個月中,紐交所將會迎來最繁忙的季節。
“鏡像公司”
縱觀當前的赴美上市熱潮,與其說是“中國概念”重放異彩,不如說是美股投資人小心押注的還是“西方概念”——那些將西方經典商業案例成功改良復制在中國大地上的公司。
在最早打開美股市場大門并在日后有優異表現的中國公司中,大多數都有著西方商業模式本土化的特點,而且科技公司占據半壁江山:百度與谷歌、新浪(81.14, -0.51, -0.62%)和推特、人人網和Facebook,都是這樣有著對應關系的例子。
本報記者采訪發現,美國投資人通常是因為對谷歌、推特、Facebook表現出超強的信心,才對百度、新浪和人人網趨之若鶩。舉例而言,CNN財富頻道在報道58同城上市時稱,中國也有自己的谷歌、推特、eBay和Facebook,因此要對和克雷格列表相似的58同城有信心。
克雷格列表創立于加州的創新地帶——舊金山灣區,是一個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58同城與自己的中國前輩一樣,堪稱克雷格列表的復制體。
有觀察人士表示,中國人如今在民間科技界的發展勢頭上已有“一國之下,萬國之上”之勢,它甚至比其他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更盯緊美國,更注重學習美國。
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人一貫沉浸于自己的模式中。在投資界,他們很難對中國獨特的東西感興趣,因此只會在找到某個美國模式的“鏡子公司”(mirror company)時,才會格外欣喜。
做交易員時廣泛接觸中國公司的騎士資產前副主席馬克·奧托(Mark Otto)告訴本報記者,58同城受到美國市場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在美國有“鏡像公司”克雷格列表。
奧托同時表示,電商板塊是一個“正確的”板塊,因為這個板塊在西方有較為成熟的模式,因而容易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力蹚“渾水”
雖然上市風光無限好,但中概股最大的風險,永遠是如何適應美國資本市場,和投資人有效溝通。如果不能很好地用西方投資人的方式做好溝通,那么被做空、被控訴、被嘲笑則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美國IR公司亞洲區的一名主管告訴記者,中國文化中有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掩飾和“私了”的情結。如果把這一點移栽到股市中,那將是致命的。美股市場切忌不透明。公司可以犯錯誤,但是必須讓投資人知道你犯了錯誤,并有效改正,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股投資人是有一定寬容度的。但是如果不透明,把投資人蒙在鼓里,那么公司信譽一落千丈,形象也再沒有修復的可能。“可以說沒有可以化小化無的事情,只有可以解決的難題。”
灰狼資產管理公司(Greywolf)的經理馬克·牛頓(Mark Newton)告訴記者,美股市場并非不信任中國公司,而是確實找不到足以做出投資判斷的相關信息。他表示,對于美國公司,上網仔細查閱就可以做出有效的判斷,但是中國公司在這一領域幾乎是完全的缺失。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公司痛恨的渾水公司,只不過在做“賺錢”這一西方人本能里的事情。“不透明也可以產生賺錢的機會。”渾水公司的網站上如是說。對于美國監管層來說,做空機制的存在并不過多涉及道德,相反它在客觀上有著價格發現和監督公司的意義。
前不久,渾水再度出手,做空網秦(11.14, 1.62, 17.02%)(NQ.NYSE),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網秦股價隨即大跌,也給整個中概股隊伍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在58同城路演時,姚勁波曾向記者表示,網秦事件對58同城的上市造成了負面影響,本來路演時只講業績,但是現在不得不被迫談起了誠信。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還不吸取教訓,下一波針對中概股的做空寒潮可能隨時將至。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