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董明珠一句小米和美的合作是“小偷集團”引發了第四方的跟進——12月16日,蘇州貝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貝昂)創始人冉宏宇在微信撰文稱,格力才是真正的小偷,“搶”了貝昂的技術,并偷了他的創新夢。
12月18日,中國家電網先后采訪了貝昂及格力相關負責人,采訪中雙方各執一詞,并均表示有起訴對方的可能。
六年前的第一次接觸 “分手”收場
據貝昂、格力雙方確認,兩家公司確實曾經嘗試合作,而首次接觸時間早在2008年。冉宏宇稱,2008年12月,格力方面想要開發帶有空氣凈化模塊的空調產品,貝昂方面攜帶空氣凈化器原型機,到格力訪問、交流,大約一年后,也就是2009年11月左右,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貝昂方面將為格力設計空調內的空氣凈化模塊。2011年1月左右,格力方面出具關于此次合作的檢驗報告,報告中指出,貝昂的樣機各項性能很好,但在空調中安裝空氣凈化模塊,至少有兩點不足,一是,空氣凈化模塊體積較大;二是,增加空氣凈化模塊的成本較高。鑒于以上理由,雙方的第一次合作夭折。
而格力市場部部長陳自立則對中國家電網表示,2008年、2009年貝昂找到格力尋求合作,但后來貝昂“做出的產品和技術均有問題”,因此開發出來的東西被否掉了,“這很正常,每年上下游產業鏈找格力尋求合作的有上萬個,海外留學歸來的也有很多,不可能每個合作都成功”。
2012年霧霾肆虐 雙方第二次嘗試合作
到了2012年,中國多地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空氣凈化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冉宏宇介紹,在此背景下,2012年5月,格力方面又找到貝昂,希望合作研發280、230兩個系列(后來集中于230系列),格力方面負責外觀及風道設計,貝昂則負責“發生極、收集極、電器控制系統、臭氧消除模塊”四個核心零部件的研發。
冉宏宇分析,格力找到貝昂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格力是空氣凈化器“新兵”,而貝昂此時已經有了三四年的經驗;其次,2010年雙方的合作,讓格力對貝昂很認可;第三,格力想要開發出與當時市場上完全不一樣的無耗材、可水洗的空氣凈化器產品,而貝昂是當時唯一有此技術的企業。
有了第一次合作失敗的經歷,冉對這次合作存有抵觸心理,身邊也有很多朋友提醒他注意合作的風險,但看到他的猶豫,格力方面提出了保證條件,即如果貝昂的四大零部件達到技術要求,貝昂將轉為格力的核心部件供應商,雙方將簽訂采購協議。
2012年5月22日,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初稿。冉說,此后半年多的時間內,貝昂介紹業內人士幫助格力建立實驗室,并派人對格力工程師進行指導,格力的工程師也前往貝昂學習,雙方一起開發了樣機和主板。在此期間,“貝昂將空氣凈化知識無私的告訴了格力”,但后來,突然有一天,格力“違約”中斷了雙方的合作。
陳自立表示,格力方面不可能違約,而且如果格力違約,貝昂當年為何不提出異議,或者直接訴諸法律,而是到拖到今天才發文指責?
冉宏宇解釋稱,2012年貝昂沒有跟進此事,是因為當初沒有精力、財力和格力糾纏這些問題,而且當時空氣凈化器市場環境較好,貝昂希望將全部精力用于繼續做好自身的產品上,另外,貝昂團隊也沒有想到格力會于今年4、5月份將雙方合作的230產品推向市場,并且其“細節和貝昂提供的圖紙基本一樣”。
雙方均在調查 并有訴訟可能
那么為何今年4、5月份沒有炮轟董明珠,而是選擇12月16日這個特殊節點?冉宏宇坦承,當時格力的產品還沒有大規模銷售,他們沒有樣機,有了樣機后,貝昂才能去公證并搜集相關證據。另外,12月14日,董明珠炮轟“小米和美的是小偷集團”,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探討,他們決定借此時機,呼吁大眾關注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現在的情形是,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創新)就是強取豪奪,格力是個個例,但是我希望通過這件事,讓更多人關注知識產權的保護”。
冉宏宇稱,貝昂現在正在準備知識產權的訴訟。而陳自立表示,貝昂是在抹黑格力,格力也保留訴訟它的權利。面對貝昂的指責,在接受中國家電網記者采訪時,陳自立連用多個“不存在”回應,他說,貝昂的指責完全是在抹黑格力,是子虛烏有的,并自信的表示,如果貝昂覺得格力侵害了它的利益,可以法庭上見。
“貝昂的技術并不是最新的技術,據我初步了解,離子風技術的教科書上面就有,是美國很早之前的技術”,另外,陳自立對冉宏宇的“人品和講話的可信度”提出高度懷疑,稱冉對自己的恩人“忘恩負義”。
第五方卷入風波 掀起再一輪爭議
陳所說的“忘恩負義”是指2013年疑似貝昂三位創始人之一的某陳博士的網貼爆料,以及2013年媒體對一宗“離子風技術空氣凈化器侵權案”的報道。
網貼爆料為2013年8月7日發表在豆瓣上的一篇文章《山東尼爾遜科技有限公司與蘇州貝昂的前世今生》,文中稱,貝昂的創始人有陳博士、冉博士、章博士三人,但創業初期極為艱難,后在陳的聯絡下,山東尼爾遜科技有限公司對貝昂予以了大量的幫助。
文中還指出,到2012年底和2013年初,冉、章結婚,陳被二位孤立并被迫出局。兩個月后,貝昂開始在網上攻擊尼爾遜公司賣的空氣凈化器是“假貨、仿冒品、返修貨、殘次品”,并稱尼爾遜的產品KJDH280是貝昂的產品,山東尼爾遜只是貝昂的代工廠,沒有任何技術專利。
據某媒體2013年11月18日報道,尼爾遜針對KJDH280離子風空氣凈化器的專利維權行動取得成功,青島市知識產權局認定貝昂經銷的KJF280B侵犯了尼爾遜的專利,責令其停止銷售。
至此,從董明珠炮轟“美的小米是小偷集團”;到美的小米均保持沉默;到貝昂指責格力才是真正的“小偷";到格力揭出貝昂曾經"侵犯尼爾遜專利",已有五家企業卷入該風波。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冉宏宇稱不想過多理會專利歸屬的爭奪。他對中國家電網表示,格力此時挑出這兩件事,是為了混淆視聽。網貼提及的陳博士,“其實是私自把公司的專利轉為己有,法院已經判決其‘在職發明’將專利歸還貝昂;我們和尼爾迅案件的新聞報道,完全就是虛假新聞,這個官司已有中國知識產權局的判決書,我們和他們所有的相關案件在法庭也都已經明朗。目前,貝昂科技所選用的核心技術確實為自家獨有,并已完成申請專利”。
據貝昂方面17日提供的證據顯示,今年12月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尼爾遜宣告的專利權全部無效。根據相關法規,對該決議不服的,可于3個月內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訴訟,如今還未過訴訟期。
而格力方面則表示,貝昂突然炮轟格力,應該有很多原因,他們正在具體的了解其真實的目的是什么。
目前,該事件仍在持續的發酵之中,未來如何演變無法預測,但輸贏似乎已定。與貝昂同為蘇州企業的途創輿情監測分析稱,“小米、美的、格力、貝昂、尼爾遜,這場混戰,貝昂是最大的贏家。(貝昂)沒什么可損失的”,并指出創始人問題不妨礙人們對他產品技術含量的認可,“人們會在道義上支持尼爾遜,但是在選購上還會選擇貝昂”。(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