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來兩句的劉強東,近日又把矛頭對準了國美和蘇寧。縱觀歷年來京東的發展歷程,與對手打嘴仗也成為電商界茶余飯后的談資。細細品味,每一次劉強東喊話對手,都看似不過是一地的雞零狗碎,實則是在為自己的平臺“代言”。
再次“挑事”
沒有新聞就不叫電商,沒事兒也要找點事兒。
“事兒”出在9月22日劉強東的內部講話上。他強調,任何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如果不能夠降低行業的交易成本,不能夠提升行業交易效率的話,那么最后注定會失敗。
為了證明京東的低成本、高效率,劉強東列出了一組數字:整個京東集團綜合費用率為12%左右,國美、蘇寧綜合費用率最高能達到18.7%;京東的庫存周轉天數只有30多天,國美和蘇寧的庫存周轉天數大概是六七十天,平均賬期是100多天。
一向不是吃素的國美,立即直呼劉強東的數字“不專業”。
根據國美方面給新金融記者發來的說明材料,國美2015年上半年的存貨周轉天數是69天,應付賬款周轉是50天,應付票據周轉是88天;國美近幾個季度費用率一直保持在16%左右,今年上半年低至15.5%。京東的銷售額口徑跟國美有所不同,其銷售應該包含了平臺。但國美的銷售是不包括平臺的。所以在費用率計算的公式上,(京東的)分母有所增大,導致整個費用率較低。
同時,“在物流方面,基于遍布全國的家電零售配套的物流體系以及全國性的零售網絡,通過自建+第三方相結合的方式,國美收獲了遠低于同行的物流成本,去年國美的物流成本在0.8,京東的物流成本則在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京東,國美還進行了溫柔的反諷。
國美方面表示,目前線上線下互融互通的O2M已經成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京東目前也在不斷布局線下,“對于其未來費用控制我們拭目以待”。“更關鍵的是,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為手段硬性降低費用,消費者也會用腳投票,選擇能為他們創造價值的渠道進行消費,企業盈利與否是最好的證明。”話里話外,都戳中了京東最痛的一個點——干的從來都是賠本的買賣。
至于蘇寧,截至目前還未就劉強東的言論予以回應。
難以心安
京東為何不肯放過老對手國美和蘇寧?
根據國內知名電商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28211億元,較2013年的18851億元,同比增長49.7%。其中,天貓總成交額為7630億元,京東全年交易總額為2602億元,蘇寧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257.91億元,唯品會凈營收約為233.6億元,國美在線交易額約在180億-200億元之間,當當交易額為142.43億元,聚美優品凈交易總額約為66.34億元。
數字告訴京東,交易額近乎為自己3倍的天貓,老大地位一直無法撼動,自己也只能一直被“老二老二”地喊著。蘇寧的成績雖然僅為京東的十分之一,但卻排在第三名。
饒有意味的是,去年“雙11”過后,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稱:“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國美在線等各主要電商11日集體展開網絡促銷,僅天貓一家的成交額就超過571億元,刷新全球網上零售紀錄。”在APEC會議期間播放此條新聞,釋放的信號不言而喻,不僅傳遞出去年“雙11”,天貓銷量再創銷售紀錄的事實,也微妙地暗示了目前電商三國新格局——當今B2C電商市場份額占據半壁江山的天貓和后來居上的京東,以及增速最快的國美在線。
更讓劉強東心塞的是,今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參股蘇寧引發業內地震。阿里巴巴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投資蘇寧云商,占比19.99%,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同時蘇寧云商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阿里巴巴股份。雙方未來將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兩個敵人聯手了,這對于當時剛剛曬出結婚證的劉強東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對與自己爭斗多年的國美和蘇寧,京東一直不敢小覷,也自然不能心安。
罵戰不斷
自從做了電商,在炮轟對手這條路上,京東就沒消停過。
最初是什么都要和劉強東較勁的當當網CEO李國慶。前幾年,“京東既沒戰略也不懂事”,“為了解氣我才賣3C”,李國慶時不時就這樣刺激一下劉強東。他甚至叫板“如果劉強東拿出30億美元跟我打,我就賣給你,繳槍。”
那幾年,好斗的兩個人,隨便說一句話就是新聞。后來,當當網份額不斷被蠶食,已經無法再與京東較量,雙方的罵戰才告一段落。
那些年,京東和阿里巴巴的關系也頗為緊張。
2011年5月,京東商城宣布棄用支付寶。劉強東解釋稱是因為支付寶費率太高,大概是快錢的4倍左右,京東每年都要因此多支付500萬-600萬元。
沒多久,阿里巴巴旗下專門提供購物搜索服務的一淘又碰了劉強東的神經。他認為,一淘搜索抓取京東商城商品的用戶評價后,存在利用搜索的比價優勢最終變成超級電商門戶的可能,其對京東的最大威脅是“京東的客戶將被分流,或者客戶流量入口被一淘所"鉗制",并和電商行業上演赤裸裸的價格競爭”。
隨后,劉強東把矛頭直接指向馬云個人,“信息透明、為用戶服務?這種騙人的鬼話已經沒人信了,早晚誰給錢多誰就排在前面,別想得到公平的信息。相反只會加重電商負擔,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縱觀京東炮轟對手的歷史,劉強東從來都是靠語言出位,博公眾眼球。這不僅讓平臺的客流量、整體銷售拉升上去,還節省了一大筆廣告費,盡管這種“廣告”來得不那么受歡迎。(來源 新金融觀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