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終于塵埃落定。10月5日,美國等12國達成基本協議,以其高度自由化的名義構成新型貿易壁壘。這個新的貿易規則被指為“制衡中國”而生,對中國的汽車、服裝、農產品等行業將會造成一定影響,而對于家電行業TPP的影響又有幾何?
近年來,外國針對中國家電出口制造的貿易壁壘事件已屢見不鮮。如2013年歐盟出臺針對空調器生態設計要求的ErP指令,就大大提高了中國空調的出口門檻;2013年正式生效的歐盟生物殺滅劑法規(BPR,Biocidal Product Regulation),也讓國內家電出口企業受到不小的影響。
目前,中國已是家電出口大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家用電器行業累計出口額為289.0億美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國家電對美國累計出口額為67.3億美元,對日本累計出口額為28.9億美元,是出口額占比前二名,而美日兩國也是TPP的發起者和成員國。
如果正如分析所說的那樣,TPP完全是美國為削弱中國發展勢頭,從而使美國保持對中的經濟優勢所打造出來的貿易體系,那么對中國家電行業是否將會有較大影響?
對此,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副秘書長周南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認為,TPP對中國更多的影響是政治戰略層面的東西。TPP成員國的家電都主要在中國生產,因此對中國家電業影響較小。唯一有點影響的面板業,不過由于涉及OLED更新換代的LG是韓國企業,中國又正在推動零關稅的中韓自貿區,未來TPP帶來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
資深家電分析師劉步塵也表示,TPP對中國家電產業短期不會有影響。“首先,TPP生效期預計在二年之后。其次,TPP的簽訂暫時不會改變中國家電在全球的生產與消費大國地位。”劉步塵分析稱:“從長遠看,或許會有影響,但即使有影響也是慢慢顯現,而不是一下子見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TPP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這或許將對中國家電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作為TPP主要成員國之一,日本雖然在家電領域早已不再輝煌,但其仍擁有核心技術和上游部件方面的優勢。而近年來,日本家電企業開始轉型,走“去家電化”路線,逐漸縮小家電業務比重,同時越來越重視專利的作用,念起了“專利創收經”。包括松下和東芝等日本家電巨頭在近年都設立了專門的以知識產權為業務的組織和部門,這些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專利負責申請以及管理和轉讓談判等事宜。
雖然,近年來中國龍頭家電企業愈發對知識產權給予重視,與國外企業間的專利糾紛已大為減少,但日企狀告國企專利侵權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而此次TPP的建立或將為日企構筑知識產權壁壘創造更便利的條件。
另外,在家電出口方面,有分析稱,TPP將使得我國對發達國家的低端出口受到一些影響,TPP成員國可以對出口不符合知識產權要求的產品進行罰款。因此,中長期看國內在專利方面不占優勢的中小型家電企業在出口貿易上或將面臨一定阻力,需提前做好防范準備。(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