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敗垂成。
早在2014年就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家電業務因并購而坐到談判桌前的伊萊克斯無果而終。
1月15日,當海爾集團以54億美元并購GE家電業務的消息傳出之后,伊萊克斯抱憾出局。
曾誓言“用3到4年完成與GE家電整合”的伊萊克斯誕生于1919年,這家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著名品牌,盡管已接近“百歲壽辰”,但卻在百年之前還是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來自海爾的官方消息稱,海爾集團(以下簡稱海爾)與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在美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合作,共同在工業互聯網、醫療、先進制造領域提升雙方企業的競爭力。
作為整合的一部分,通用電氣將從海爾獲得54億美元的現金對價。這項交易主要以資產交易的形式進行。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在青島海爾的控股下,通用電氣家電將繼續使用通用電氣旗下的品牌組合繼續向市場銷售產品,初始使用期限為40年。(包括兩個為期10年的延長使用期)
事實上,伊萊克斯與GE未果并非是因為海爾的介入,而是因為美國司法部的介入,認為兩者之間合并后,美國家電市場只剩惠而浦與伊萊克斯雙雄,寡頭壟斷地位可能會造成數百萬美國人生活必須的家電價格上漲。
這樁源自美國司法部的阻止案,卻成全了中國的海爾與GE,伊萊克斯忍痛割愛。為此,2014年就主導伊萊克斯與GE并購案的主角伊萊克斯CEO基思·麥洛夫林,面對GE牽手海爾的結局,以引咎辭職的方式,扛下并購失敗的責任。
可想而知,GE之于伊萊克斯,以美國為首的北美市場之于伊萊克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角逐之后北美市場海爾占上風
海爾并購GE,將會全力狙擊伊萊克斯在北美的發展勢頭,后者野心勃勃的北美增長計劃,或將被迫調整。
占據全球白電銷量頭把交椅的海爾,近年來的國際化路徑逾發清晰,而且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設速度明顯加快。
從1999年海爾開始在美國設廠,到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以及2015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設立海爾北美科技中心,美國市場對海爾的國際化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今年的規劃是,海爾將在美國推動智慧家庭業務。除了傳統的白電業務,海爾試圖構建基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多品類服務,正在通過多種渠道和平臺接近消費者。
比伊萊克斯年輕65歲的海爾,最終成功聯姻GE,對于打通其在北美市場的渠道、平臺和品牌建設,舉足輕重。
兩年多前,伊萊克斯對GE并購信心滿滿。當時,美國科技網站TWICE采訪麥克洛林時,他說:GE擁有世界級的分銷能力,有著訓練有素、專業的員工團隊。同時,GE有大量的知識資本,業務運行良好,并購后我們美國的研發隊伍規模將擴大四倍。另外,GE的財務情況良好,因為家電業務是材料而非資金密集型產業,這樣就有了成本協同效應。
在美國5個州擁有9家工廠,并擁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銷能力,以及美國市場強大的零售網絡關系,這是GE頭頂的光環和實力的印證。這樣的合作伙伴,很多人愿意伸出橄欖枝。其中包括中國的海爾與美的。
最重要的環節在于,GE家電的90%銷售是在美國。成功并購GE,等于擁有了GE家電在美國90%的市場份額。這一誘人的渠道、品牌優勢,以至于彼時的伊萊克斯認為志在必得,并開始勾勒雙方合并后的市場格局。
2014年9月,麥克洛林接受美國科技網站TWICE采訪說,我們與GE家電在美國和全球范圍內合計持有的份額將接近惠而浦,全球銷售額將達到230—240億美元。
現在,說這句話的主人已經變成海爾,而且雙方之間的合作預期,銷售額將會超過伊萊克斯當年的設想。在2014年時,海爾集團全球銷售收入已達2007億人民幣,同年GE家電企業收入達到59億美元和約4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將GE招至麾下,海爾與GE在全球的銷售額將會有怎樣的突破?這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開端。
不得不說,GE與海爾并購,對伊萊克斯是一個打擊,而對海爾帶來的利好則超出想像。
海爾需要警惕三股勢力
海爾官方消息稱,本次整合包括通用電氣家電所持有位于墨西哥的家電企業Mabe的48.4%權益,Mabe已與通用電氣家電保持業務關系并共同運營一家合資企業長達28年。
這意味著,是役成功之后,海爾將在墨西哥的家電企業中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對全球家電企業而言,想要占領北美市場,尤其是美國,墨西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道關口。
三星、LG、海信(并購夏普后擁有夏普在墨西哥工廠話語權)、TCL(收購松下旗下三洋電機位于墨西哥液晶電視工廠運營公司SMSA的90%股權)等都在墨西哥設立了工廠。被稱為美國“后院”的墨西哥,很多工業品正是在此向美國及北美其他地區輸出。
日本企業夏普、松下在十年前開始在墨西哥設廠投資。韓國企業在墨西哥的投資,遠遠超過中日。
截止到2014年底,LG近4年來在墨西哥投資超過3.6億美元。據韓國駐墨使館統計,截止2014年底,有1600家韓國企業在墨西哥設廠經營,而中國對墨西哥的投資,是中日韓份額最少的國家。
通過并購,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在墨西哥有立足之地。因此,墨西哥家電工廠的戰略意義,對任何想占領北美市場的企業,都是極為重要的。
海爾也無法獨善其身。因此,當GE在美國的銷售渠道、品牌優勢和平臺優勢能夠與海爾共享時,美國“后院”的GE墨西哥家電工廠,進一步提升了海爾在北美乃至全球的高度、深度和廣度。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表示:“這是雙方戰略合作的新起點,相信雙方的全面戰略合作必將為兩家公司的利益攸關方帶來更高的價值,并讓海爾和通用電氣品牌在協同中增值,讓員工在自主創新中成長是我們雙方的合作目標。”
不過,對于海爾來說,在北美市場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伊萊克斯將會對海爾在北美市場發起猛烈攻擊,原本屬于他們的GE卻因美國司法部“作梗”而夭折,這股怒火最終將可能會體現在商戰中。
另一方面,來自韓國的企業也將會為北美市場的份額而進行猛攻。三星、LG家電業務在中國市場可以用節節敗退來形容。雖然還不至于達到日本家電業在中國市場的衰落表現,但增速放緩,就意味著倒退。
LG高管曾對中國媒體公開表示,LG在中國競爭不過本土品牌。那么,在北美甚至歐洲市場,有品牌和渠道優勢的韓國企業,怎么可能錯失機會呢。因此,海爾面臨的三股勢力將會是韓日系、歐洲系和北美系,這三股力量將會對海爾形成阻力。
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海爾,并購GE之后充滿了期待。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海山表示:“青島海爾和通用電氣家電是東西方家電市場領先企業。此次聯盟將給雙方帶來很多共贏。青島海爾和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在品牌、市場、產品創新、供應鏈和質量管理領域高度互補。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海爾和通用電氣的品牌。通用電氣家電有經驗豐富的成功管理團隊將繼續負責業務的運營方向,并參與董事會工作。
海爾釋放出的信號是,并購GE,將會維持GE原有的運營管理團隊,這對于雙方的融合和穩步推進大有裨益。
失落的伊萊克斯 ,以原CEO麥洛夫林御任為代價,劃上了與GE并購無望的句號。但雙方新一輪的競爭,將會因海爾并購GE之后再度形成白熱化。
商戰,從來都不會停息。(來源 藍科技)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