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企業海外并購再出佳績。1月15日,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近3個月的青島海爾發布公告稱,公司于美國東部時間1月14日與通用電氣(GE)簽署了《股權與資產購買協議》,根據協議,青島海爾擬以54億美元現金向通用電氣購買其家電業務相關資產。至此,中國家電業迄今最大一樁海外并購案塵埃落定。
該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各界關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海爾并購GE家電業務,不僅為未來海爾拓展海外業務拓寬了更大的空間,而且也意味著中國家電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邁上一個更新的臺階,更標志著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制高點。
并購后的海爾排名躍居全球第5位
對于此次海爾并購GE家電業務,白明認為,“對于家電行業來說,54億美元出價的確算得上罕見的大手筆了。就影響力而言,海爾并購GE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標桿性意義。”
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瑞信息咨詢公司統計,家電的全球市場份額方面,海爾位居全球第7位,GE位居第19位。并購后的海爾GE聯盟將超過日本的松下和美國寶潔,躍居全球第5位。
據了解,GE的家電總部在美國5個州擁有9家工廠,并擁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銷能力,以及美國市場強大的零售網絡關系。2014年,企業收入達到59億美元和約4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該公司擁有約1.2萬名員工,其中96%在美國。
白明指出,GE在美國制造業發展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家電部門目前涉及到冰箱、冰柜、烹飪產品、洗碗機、洗衣機、烘干機、空調、水過濾系統和熱水器等諸多領域。由于擁有強大的研發力量,GE做到“物美”應當是問題不大的,但要做到“價廉”,確實有難度。相比后來居上的中國家電業來說,GE未來要想保持原有的市場份額會感到越來越吃力,續寫往日的輝煌對于GE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可不續寫往日的輝煌又著實可惜。
對于海爾來說,此番并購GE的家電業務部門可以說是其國際化戰略中濃墨重彩的大手筆。在中方為海爾并購GE拍手稱贊的同時,美國的網友則在網上發出各式感慨:“又一個偉大的美國品牌沒了。”
中國家電企業出海頻繁,力推自有品牌
“走出去”戰略讓更多中國家電企業出海,海爾應該是最成功的一例。在過去30年里,海爾從青島的一家經營不善的小型集體制冰箱制造廠,經過多次創新,成為產品質量的品牌標志,然后又成為杰出的服務提供商。
海爾在“走出去”過程中不斷進行海外布局。1999年,海爾走出國門,第一站選在了擁有西門子、博世等眾多老牌家電品牌的德國。資料顯示,海爾進軍德國并非是打無把握之仗,調研德國本地市場,推出差異化產品,海爾首創的抽屜式冰箱就是一例。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曾表示,海爾之所以在海外走得好一點,主要原因是其他企業都是“創匯”,而海爾是“創牌”,一字之差。國際上有一個定律,“創牌”至少要賠七八年的錢,海爾在全世界賠了很多錢之后把牌子做起來了。
但進軍美國市場卻阻力重重,海爾曾經兩度試圖通過收購進入美國市場。2005年,海爾曾試圖收購美泰,但最后被惠而浦打敗。2008年,海爾也曾試圖收購GE公司的家電業務,但交易活動因為全球經濟衰退而中止。
據悉,海爾并購的不僅僅是GE公司的家電業務部門,而且也收獲了GE的相關管理團隊、營銷渠道、客戶群體、品牌認可度等主要資源。
不僅海爾,家電業里的其他中資企業也紛紛出海。此前有消息稱,美的也參與了競購GE家電業務,但美的方面回復,“對此事沒有信息提供”。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美的加入競購GE家電業務,表明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擴張過程中對美國這個全球第一大高端家電市場的重視。“哪里有需求,我們的家電產品就投放到哪里。”美的品牌總監陳耀峰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美的已經在全球多個地區布局,我們不僅僅做傳統的代工出口模式,還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向世界。”
2015年11月,美的中央空調中標巴西奧運會空調工程項目,并包攬全部多聯機項目。2015年3月23日,美的與美國開利及重慶機電成立合資公司。2015年3月31日,美的宣布與德國博世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拓展全球中央空調市場。2015年4月3日,美的又宣布與日本希克斯成立合資公司,攜手拓展中央空調智能化領域。
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海爾,還是美的,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去,都在努力謀求自主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以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家電巨頭。(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