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從2013年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五類高效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政策。
然而,就在各家企業忙于在政策結束前清理庫存的同時,新頒布的空調產品能效標準無疑又為家電企業增添難度。
長效機制有望出臺
5月27日,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出了《關于停止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從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這五類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財政補貼。
這個通知不僅為家電行業實施一年的節能惠民政策畫上句號,也宣告著自2007年便開始實施的國家版家電消費刺激政策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雖然國家版的節能補貼政策確定不會延期,但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財政部在其官網的一則總結節能惠民政策成效的消息中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建立有利于節能家電消費的長效機制。有家電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不排除節能補貼政策將以其他方式長期執行。
5月初,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向上述三部委提交了關于節能惠民政策退出的建議文函。家電協會表示,節能補貼政策讓企業產生依賴情緒,不利于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產品結構。
家用電器協會的建議得到了受政策刺激拉動作用較小的白電企業的支持。最有代表性的是,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今年4月曾明確向國家高層建言,希望少出臺一些補貼政策,否則企業容易患上“補貼依賴癥”。
但是,家電行業內部對于節能惠民政策的態度并不統一。在記者采訪中,創維[微博]、TCL[微博]等黑電企業紛紛表示希望家電補貼政策能夠延續。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此前曾表示,推動節能減排、產品升級的成本相當高,補貼政策能減少企業成本壓力。
據記者了解,黑電企業是本次節能惠民政策的大贏家。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曾透露,彩電業截至今年的2月底,行業已經獲得90多億元補貼,占265億補貼的1/3。
銷量短期內或出現明顯回落
有不少人擔心,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后,會不會對家電消費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補貼政策退出后,對家電行業的影響會比較明顯。”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趙萍舉例說,2011年底以舊換新到期,到期前家電消費增速很快,2012年前兩月,汽車、家電消費增速出現了明顯回落。
記者從部分家電生產企業了解到,企業此前已經預計到節能補貼政策不會延續,有一些應對措施緩沖政策退出對市場的影響,包括加大對節能產品促銷力度。
另外,有不少人認為,行業刺激政策的確在短時間內促進了家電行業的銷售,但同時也導致了消費需求的提前透支。
趙萍認為,從國際上來看,購買環節的補貼政策確實不是特別普及,但是對節能產品等可持續消費領域的購買補貼,在各個國家都比較普遍。
在節能產品補貼政策帶動下,我國“擴大綠色消費、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節能減排”的政策效 果充分顯現。除節能家電產品外,去年我國還推廣節能汽車124萬輛,高效電機950萬千瓦,高效照明產品1.6億只。節能產品補貼共拉動消費2500億 元,可實現節電240多億千瓦時,節油85萬噸。
“節能補貼政策的意義并不在于推動市場銷售額的短期增長,更多是帶動行業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趙萍說,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希望可以出臺更多節能補貼替代性政策。
消費增長將放緩
除了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即將到期,此前,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政策均已在2010年底、2011年底陸續到期,而家電下鄉政策也于今年1月31日結束。至此,2013年將成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出臺消費補貼政策最少的一年。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增長一直呈現出逐漸上行但速度偏低的發展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前4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比去年同期放緩2.2個百分點。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全年消費增長提速困難不少。
除了促消費政策退出的影響,國內經濟增速趨穩對收入增長預期產生較大壓力,對消費信心產生一定影響。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財政補貼是不是拉動消費、實現政策目標的最好方式,后續財政支持節能減排、拉動消費的政策如何制定,這些問題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認真研究。
專家認為,擴大消費和消費轉型升級應該并重,才能實現消費的可持續發展。長遠來看,應該 在政府減稅、讓利于民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除了個人所得稅讓利以外,還要在增值稅稅率上加大改革力度,降低增值稅稅率會間接降低我國商品的售價。同時,進一 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老百姓減少后顧之憂。另外,在政策層面必須抓收入分配改革,使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趨向合理。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