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復興計劃,還不如三年扭虧計劃來得實在”,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深陷債務危機的夏普欲通過“淡化液晶,工業復興”的計劃是危險的。
日前,日本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菅野信行針對夏普2012財年的巨虧,以及日漸到期的債務危機,約談中國媒 體,提出三年工業復興計劃,并否認了中國區將裁員的傳聞。不過,業內人士對這些措施能否湊效持不同看法,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其“中國區不裁員的說法”是玩文 字游戲。
巨虧導致債務危機
被譽為“液晶之父“的夏普,可以說是“成也液晶,敗也液晶”。
作為液晶顯示的發明者,夏普在十數年的時間里在液晶產業領域可謂獨領風潮。但其2012財年(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報表卻顯示,夏普銷售額24785億日元,比上年增加227億日元;凈利潤為-5453億日元,刷新夏普成立百年以來的最高虧損紀錄。
液晶面板業務成了最大的虧損源2012財年營業虧損1389億日元。
夏普也因此深陷債務危機:2013年6月,夏普有3600億日元的聯合銀行貸款到期;2013年9月,夏普要償還2000億日元可轉換的公司債;2014年3月,300億日元普通債券到期;2014年9月,1000億日元普通債券要償還。
或許正是為了扭轉上述負面形象,日本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菅野信行日前約見中國媒體,拋出淡化液晶,以及工業復興計劃。
夏普“放大做小”不可思議
根據夏普的淡化液晶計劃,從結構來講,未來重點是中小型屏為主。而60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主要是由和鴻海合作的其它工廠運行,其銷售業績不再納入夏普。
對此,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夏普液晶“放大做小”的作法不可思議,是倒行逆施。他認為大尺寸液晶面板技術含量更高,如果放棄大尺寸領域,很可能表明夏普在液晶技術領域不會再有更多的技術研發投入,而這對以液晶技術為最核心競爭力的夏普是非常危險的。
他認為,此前夏普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固守高端,但現在夏普為了能緩解償債,不惜推低價策略搶占市場,最近夏普推低價超清4K電視就是一例。
劉步塵還對夏普去年“絕不進入OLED領域”的表態,表示不解。他認為,面板顯示向OLED升級轉型是大勢所趨,拒絕OLED是非常短視的,也是夏普失敗的開始。
布局工業領域不被看好
在淡化液晶主業的同時,菅野信行透露,今后,夏普五個重點事業領域均圍繞工業解決方案,分別為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家居/移動設備(含車載)/辦公室、食品/水/空氣的安全以及教育。而這也是夏普三年復興計劃的重中之重。
對此,劉步塵認為,向工業版塊轉型,是近年來日漸式微的日系家電巨頭普遍采取的方式。“但夏普的轉型,難免有些遲了。”他指出,松下、索尼、東芝等在醫 療、電池等相關領域早已浸淫數年,目前看不到夏普在上述領域有任何優勢,“丟掉既有優勢,而轉向陌生的工業領域,我認為夏普是亂了陣腳”,劉步塵直言。
與三星合作潛藏隱患
為解決債務危機,夏普欲以8.09億美元將9.9%的股份出售給鴻海,結果卻因鴻海提出更多的股份占比要求而“胎死腹中”。
時間緊迫,今年年初,夏普更不惜向自己的老對手三星投懷送抱作價104億日元,前者向后者出售自己3%的股份。但此舉卻并未獲得日本國內民眾的認同。部分反對聲音直指夏普不該出讓股份給韓國競爭對手,甚至痛斥其“出賣自己的靈魂”。
對此,產經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與三星合作,未必是明智之舉。當年,索尼也曾和三星合資S-LCD面板廠,最終不但與三星這個戀人分道揚鑣,更養大了對方的面板事業,親手培養了自己的敵人。如今,誰又能保證夏普不會步索尼后塵呢?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