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發改委近日聯合有關部門正與業內企業商討新一輪家電行業補貼政策事宜,家電行業補貼政策有望得到接力。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新一輪節能補貼政策進入討論階段,只是,政策是否實施、如何實施都還未定。對于正在醞釀中的新政策,家電賣場或迎來新一輪的銷售高峰。
政策空窗期家電廠商酷暑如嚴冬
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是繼“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后,國家啟動的一項家電補貼政策。政策實施一年來,有效帶動了相關產品的市場銷售。據有關數據顯示,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共帶動3270多萬臺高效節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需求1154億多元。
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政策退出之后,家電行業正處于低谷,節能家電銷售也進入疲軟期,進入6月份后,家電節能產品比例僅為54.8%,環比下滑近20.6個百分點。節能洗衣機產品比重環比下滑15.9%,節能定速空調比重環比下滑10.6%,節能變頻空調比重環比下滑18.3%。種種數據體現了整個家電市場對政策的依賴。
家電節能補貼,不僅有利于廠商及消費者,而且對整個中國家電市場來說,都是一大利好。受國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TCL彩電國內銷量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TCL多媒體LCD電視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為51.53萬臺,同比下降19.92%,6月份,這一下跌幅度為35.47%。無獨有偶,創維[微博]電視也遇到類似情況,今年6月創維彩電國內銷量同比下跌17%。兩公司公告均顯示,業績下滑原因,都源于家電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市場的原因。
目前,家電補貼新政策的大方向已經明確,但仍有一些細節性的東西在商討中,國家此次將充分吸取前期節能補貼政策的經驗教訓,充分聽取和考慮企業的意見。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新補貼政策的實施,將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也能更好地獎勵更有競爭力的企業,期待此次新政策能扭轉家電市場的疲軟局面。
節能家電騙補成“唐僧肉”
騙補成為家電節能補貼項目中的一顆毒瘤,騙補行為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家電補貼公平性。在一些在補貼名錄里的節能產品,不僅比以前更貴,而且普遍能效虛標,表面上看似是商家獲利,然而在這欺騙的背后,實際上是結滿了“得不償失”的惡果。所謂補貼,已被相關補貼分享鏈的各方公認為“共同享受的福利”。這也是為何現在新家電補貼政策雖然熱議,但相關部門還沒有去明確指示的原因。
在此前國家推動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家電消費刺激政策執行過程中,許多家電企業利用這一政策進行騙補。尤其是去年6月起實施的節能惠民政策中,有八家知名企業騙取節能家電補貼近9062萬元。雖然有關企業隨后都進行了辟謠,不過,從審計署最新的報道來看,相關企業未必都如其自己所說的那樣“一清二白”。而且,由于此次審計無論從空間還是從時間上看,都較為有限,因此,已經公布的審計結果或許僅能讓我們看到“騙補門”的冰山一角。
由于國家對于光伏的財政支持力度大,一些公司也在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獲得這筆資助。國家出臺節能補貼政策,一方面是鼓勵市民綠色消費,使用節能電器;另一方面是擴大內需,促進高效節能產品升級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刺激整體產業發展。然而美好的初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和市場的良性發展,但同時也滋生了不少節能騙補廠家,讓節能補貼這一惠民政策成為他們謀利的“溫床”。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通過關系走捷徑,以正常報批的方式獲得資金,反而擠掉了那些真正需要補貼的項目。部分公司雖然開始申報項目并獲得資金,但其實將資金借用給第三方或者挪用資金用于購買土地及相關稅費等,都違背了國家補貼的真實意圖。
杜絕“騙補門”需靠制度規范
騙補在這個行業里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企業鉆空子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把關不嚴、監管不力。按規定,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必須做到從生產到銷售全程跟蹤,確保每臺產品、每分錢的流向都有據可查。然而有網友指出,實際操作中,一些部門和官員卻簡化程序,敷衍了事,甚至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監管不力給了無良企業以可乘之機。
企業因過度追逐經濟利益,而忽視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甚至不惜違法違規操作,無疑是最關鍵的原因。若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未來即使有更多的節能補貼政策出臺,在執行過程中難免將遭遇“雁過拔毛”困境,政策效果必將大打折扣。這對于國家財政,乃至國家公信力都是一種損害。因此,未來相關補貼政策除了應該更加注重實際效果外,還應將補貼進一步從企業向消費者轉移,通過拉動銷售讓企業從中獲益。
不僅如此,還應建立起更完善的監管和懲處制度,從源頭上杜絕“騙補門”的發生。對于騙補企業,不僅要沒收其違法違規所得,更要對其實施“禁入令”,剝奪其享受節能補貼政策的資格。更需要在銷售環節加強監管。比如,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需要登記身份信息,填寫相關表格,購買產品后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核查等。
家電行業作為充分市場化產業,還是要盡可能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遵循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原則,讓市場按照其自有的規律去發展,慎用政策刺激來拉動市場。否則,刺激政策很可能過度透支未來的消費,導致市場扭曲,誘發產能過剩危機。如果國家真的對家電補貼政策再度開啟,那么監管部門等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達到監管力度和懲處細則的明細,做到從源頭上杜絕“騙補門”的發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