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在第107屆廣交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說:“這些政策的出臺表明中國在‘后危機時代’將進一步開放市場,特別是歡迎那些技術含量高和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外資企業。”
諸多跡象顯示,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的雙重效應推動下,在華外資企業的投資領域正在由從事出口的制造業逐漸轉向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重點投資開發的市場也從沿海大城市轉向了尚未飽和的中國二、三線城市。
外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眼下,作為迄今為止廣州市引進的投資額最大的單個高科技制造項目,由廣州開發區和全球液晶產業巨頭韓國LG公司合資建設的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合資項目——該合資企業投資總額約為40億美元,其中韓方巨額注冊資金完全從本國現金匯出,而且同意將最新生產技術轉移到中國。LG顯示公司首席技術官鄭仁宰說,這是因為“任何一家液晶企業都不能失去中國市場”,而中國各級政府也為雙方的科研合作提供了政策扶持。
事實上,盡管全球金融危機使得中國引進外資的步伐有所放緩,但諸多跡象顯示,中國仍然是全球廠商最為看好的投資地之一。家樂福華南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就在全球消費市場萎縮的去年,家樂福仍然保持在華每年20家以上門面店的開設進度。在4月15日開幕的第107屆廣交會上,許多參展的進口企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愿。臺灣華龍事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安妮說,這家從事DV制造的企業希望能加大在大陸的投資力度。香港科確實業有限公司中國區經理林百鳴說,在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下,中國內地市場良好的產業鏈條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等條件仍然對外資企業特別是港資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林百鳴說:“以往很多港資企業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新一輪外資利用政策意見頒布后,預計會有更多港資企業加速升級轉型步伐。”
在華外資企業投資出現新動向
事實上,面對“后危機時代”中國經濟環境的變化,在華外資企業在繼續看好中國市場、持續增加投資的同時,投資方向也在悄無聲息中實現“華麗轉身”。
華南地區最大的外商組織——華南美國商會3月份發布的“在華外資企業投資白皮書”顯示,同以往相比,在華外資企業的投資領域正由從事出口的制造業逐漸轉向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
白皮書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與2006年的46%相比,2010年有71%受訪企業的首要經營重點是向中國內地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持“白皮書”編纂工作的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說,以往外資企業更多注重挖掘“中國制造”出口到全球市場的潛力,但現在,如何利用自身資源和技術更好地為中國市場服務已經成為在華外資企業的重要課題。他說:“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轉變。”
此外,調查報告還顯示,外資企業加大了在華科技研發的投入。哈利·賽亞丁說,該商會的調查就顯示一批外資企業將在2010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同時,外資企業當前投資的重點也逐漸轉向了市場尚未飽和的中國二、三線城市。
對此,已經在深圳投資多年的大行車業有限公司CEO韓德瑋說,這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政策引導效應的發揮,中西部市場前景日益廣闊,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廣東外語外貿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鷂飛說,在華外資的流動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發生的新變化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內外資享有公平的競爭環境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強調中國會繼續擴大開放,歡迎外資進入,但他同時強調說,中國也會保證本國企業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保障內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
有關專家指出,以國務院的相關意見為例,其中既有鼓勵外資以參股、并購等方式參與國內企業改組改造和兼并重組的內容,也要求依法實施反壟斷審查,并加快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
肖鷂飛說:“這表明中國政府在促進利用外資方式多樣化時,一方面積極鼓勵外資進入,也注重保障經濟安全,兩者相輔相成。”
哈利·賽亞丁認為,中國有關勞動、稅收、安全和消防的法律都是合理的,外資企業應該盡量去適應,與中國的本土企業接受同樣的法規管理。他說:“我們的調查顯示,90%的受訪企業認為華南地區的營商環境非常好,78.9%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實現盈利,高于上年度的72%。從這些樂觀的數字可以感受到,受訪的外資企業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很有信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