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著實讓商家“大呼過癮”還沒來得及有喘息的功夫就又要上演“十一大戰”,而對于家電行業,在這個號稱“史上最長最混亂的假期”中,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的第一回合較量,似乎國產品牌心中并不非常完美,反而多了些許無奈。
記者在賣場中看到,中秋節這三天,無論是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還是TCL、創維、長虹等國產家電品牌都打出了超值優惠的折扣力度,例如Tcl對于LED液晶電視就打出了至少折扣在1000元的優惠力度,另外還有抽獎等活動。而外資品牌的宗旨只有一條——價格。記者注意到,像Sony、夏普、三星、LG等都外資品牌都紛紛降價,有的價格甚至直逼國內同尺寸液晶電視價格。面對這些超強的折扣力度,國內家電品牌也給出了自己的無奈。
某業內人士介紹,中秋節三天,外資品牌的液晶電視價格,直逼國內品牌,甚至個別型號比國內品牌還要低,例如三星、Sony、LG等,而對于電視這種大件商品,一般情況顧客都會貨比三家,而外資品牌和國內品牌價格不相上下,很多顧客自然會傾向于原來高價格的洋品牌,這無形中就讓國內品牌失去了競爭力。所以國內品牌要想在“雙節”中保有一席之地,唯有靠價格取勝,那只有比外資品牌的價格還要低,甚至賠錢賣。
而另據記者了解,由于很多外資品牌都有自己獨立的面板生產線和獨一無二的專利技術等先優條件,導致外資品牌“財大氣粗”穩穩控制住了上游產業鏈,而國內品牌大部分都是引進或采用外資的面板等,所以就形成了這種“被動”的局面。
其實,國內品牌例如長虹在自主研發、面板生產線上已經開始做自己的“品牌”,TCL也宣稱投資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也是彩電行業每況愈下的形勢下,國內品牌經歷了辛酸、苦澀及被動的局面后,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是生存的根本。
看來國內品牌要想在“雙節”中乃至在未來彩電業中求勝,除了這種“被動”降價,還要有長遠打算,力爭開發自己獨立的專利和上游產業鏈才是未來發展的根本及“求生之道”。可以預估的是對于今年雙節中第一次的PK,國內家電品牌必將在十一上演“價格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