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夏普公布凈虧損1384億日元(約合17.6億美元)的二季報并決定裁員5000人(占其員工總數8.8%),市值跌至歷史最低的27億美元。在鴻海股東大會上力挺與夏普合作的郭臺銘,也終于決定要重新考慮入股夏普的價格。
8月3日,鴻海發布公告稱,日本夏普已同意鴻海無需履行雙方于3月27日達成的投資協議。而鴻海計劃與夏普重新協商股權收購協議條款,以更低的股價收購后者股份。
對于鴻海方面的說法,夏普方面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信息。夏普中國投資公司公關室室長武桂力8月6日告訴筆者,“從日本總部反饋回來的消息,鴻海方面的說法是不對的,鴻海與夏普3月達成的合作協議沒有任何改變。”
事實上,從今年3月夏普股價持續下跌后,郭臺銘曾表示了在更低的價格增持夏普的計劃,并且希望向夏普董事會派駐一位董事。然而這兩項提議卻遭到了夏普總部的決絕,因為這與雙方最初的協議相悖,當時鴻海承諾不干涉夏普的具體運營,也不派駐董事。
這次鴻海方面希望調整當初的入股價格,并重啟入股談判,同樣遭到了夏普方面的拒絕。這也是雙方公開信息出現截然不同說法的原因。
對于鴻海的入股,夏普的管理層一直是存在很強的“戒備”心理。夏普在2011財年出現巨虧后最希望得到鴻海的資金來擺脫赤字,同時也希望將更多的生產外包給鴻海。
但是對于夏普的控股權,以及日常經營的主動權,夏普的管理層則一直希望掌控在自己手中。當初在談判時讓鴻海以4家子公司聯合入股的方式,讓每家股東的持股比例控制在4%以內,這就是為避免鴻海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作為傳統日本制造企業,夏普在裁員等問題上一直非常謹慎。即便2011財年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虧損也一直沒有拋出裁員的方案。夏普在節流方面的保守方案讓其二季度再度出現巨虧。
持續巨虧讓夏普的股價下滑,這讓此前高價入股的鴻海的投資浮虧已經超過64%。按照目前的股價鴻海的投資至少可以獲得31%的控股權,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鴻海希望重啟談判并降低收購價格。
然而對于夏普來說,則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因為鴻海8億美元的投資對其接下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如果降低收購價格其獲得的投資將大幅減少。但是要是投資額不變,鴻海將成為夏普絕對的第一大股東,顯然夏普也無法接受這樣的選擇。
對鴻海來說,雖然承諾要在夏普股價企穩后重啟談判,但是若還以此前的價格收購顯然是其投資者無法接受的,因為這筆交易已經開始影響到鴻海自身的股價和業績。
接下來,雙方的談判將非常艱難。而是否派駐董事,是否直接參與夏普經營,用“臺灣式管理”改造夏普也是雙方談判的關鍵。如果雙方最終談崩對夏普來說是災難性的,對已經投資10代線的鴻海也將是重大損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