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購買”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此舉激起中國各地民眾的抗議。日本方面稱,為了安全起見暫時停工,并已有日企撤離全部在滬日本籍員工。可是,且不說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是正當的,而不理智的國人只有極個別;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中國人民強烈不滿并堅決反對日本政府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動和日右翼勢力的挑釁,當然不是針對日本人民的,日本公民在華權利依法受到保護。所以,一些在華日資企業在此時此刻的停工停產,其中有政治原因,深層次中還另有經濟原因。
今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呈現整體下滑的態勢。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19.22%,零售額同比下降24.49%;冰箱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18.18%和16.82%;洗衣機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下滑分別為14.89%和12.86%;空調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則分別同比下滑了26.60%和20.96%。在中國家電市場整體下滑時,日系家電銷售自然也在下跌。而且,由于日系品牌近年來創新力不足,營銷方式較保守,三年前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二季度中國出臺節能補貼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家電市場。但是,只有那些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它們不僅容易獲取高能效面板、壓縮機,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才在節能新政中獲益較大。節能新政雖然沒有排斥外資企業,但至少家電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均是中資企業,因而本土小企業和那些日資企業反而在成本控制上更處下風。
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中國制造”的海外市場———歐美市場的需求不高,且常常遭遇貿易保護主義。歐美市場降低對中資企業家電商品需求,同樣會影響在華日資企業。日資家電企業在不太景氣的中國家電市場中本來就境況不佳,出口業績也日漸不利,再加上釣魚島事件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日系家電銷售自然大跌。有數據顯示,北、上、廣三地日系各品牌彩電8月銷售額均出現大幅下跌,東芝下降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下降23.41%,夏普下降21.06%。
日本多數企業的盈利主要來自海外市場,日本許多家電企業更是主要靠在中國賺錢。在海外市場、中國市場都不樂觀的情況下,乘釣魚島事件致中日關系緊張之機,那些在華日資企業暫時關門停產,未嘗不是一項權宜之計,起碼,在此時機關門停產較之平時收縮經營規模裁減員工,所需費用成本要低許多。
不過,當今世界經濟(包括中日經濟)不景氣之時,中日兩國在經濟上還是應該互利互惠。十多年前的中日經濟關系,就是日本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中國半個百分點,反之也一樣。如今,中國、日本已成為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其互動關系更加重要。中國一貫主張,釣魚島問題需要理性解決,而中日經貿往來同樣需要理性對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