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上演了一場世紀之爭:第14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雷軍稱,如果5年內小米營業額超過格力,董明珠輸給他1元錢,而同為第14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董則反擊稱,如果格力被小米擊敗,愿意挑戰10億元。
現場二人唇槍舌戰,言辭十分激烈。雷軍邀請馬云及支付寶做擔保,但馬云抱胸,低頭,微笑,沒有回應。
在被問及馬云將支持誰時,他意外選擇了董明珠,而2012年在同一活動上與馬云對賭億元的王健林,則無奈選擇了支持雷軍。
馬云說,事實上,沒有傳統的制造業,也沒有傳統的企業和非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想。他從董明珠身上,看到的是企業家精神,是互聯網創業的思想。他表示,雷軍的小米公司這兩年確實進步非常大,但是新經濟企業,必須成長快,但是做的長久才是最艱難的。
“數字經濟,虛擬經濟,沒有實體經濟強大的支撐是沒法走出來的,所有的數字都是因為有實體,只有實體成長了,數字才是扎實的”。
格力模式與小米模式之爭,具有鮮明的時代代表性。現場嘉賓表示,提到格力想到的是實體和制造業,而提到小米想到的是營銷。
格力是我國極具代表性的制造企業,擁有23年的輝煌發展歷程,是中國空調業唯一的“世界名牌”。2012年,憑借著領先的技術和卓越的產品成為全球首家單品銷售額過千億的企業。
小米則是互聯網企業的典型代表,以互聯網基因一再沖擊傳統制造業。現有小米手機、小米盒子。小米電視等多種產品,短短三年間,從0起步,估值已經超過100億美元,一舉成為全球商業史上成長最快的公司。2012年全年收入126億,2013年預計收入能達到280億。
格力與小米模式之爭的核心清晰的體現在兩位領軍人的言辭中。
世紀之爭核心點:
雷軍: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抵擋的趨勢,我們浩浩蕩蕩,勢不可當。
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輕資產。第一,它沒有工廠,所以它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廠。第二,它沒有渠道,沒有零售店,所以它可以采用互聯網的電商直銷模式。這樣的話沒有渠道成本,沒有店面成本,沒有銷售成本,效率更高。第三點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工廠,因為沒有零售店,它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產品研發,放在和用戶的交流之上。
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得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
董明珠:任何時代,離不開實體企業的支持。要賭不是一億,我跟你賭10個億。為什么?因為我們有23年的基礎,我們有科技創新研發的能力,而且我們保守了過去傳統的模式。
小米雖然在網上銷售,但是小米消費的群體,要用價格去競爭,而格力電器不靠價格,靠技術。同時格力有優秀的服務,有幾萬家專賣店
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要兼顧的不是簡單的個體的發展,或者三五年之內追求的利潤,或者追求數據的變化。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確實要考慮到快速成長,去年一百多億,今年三百多億,這種增長速度確實令人震撼。但是我覺得枝繁葉茂的底下,根在哪里?可能綠葉長生三年以后,能不能永久,還是引起思考。
馬云選擇了傳統制造業,王健林表示驚奇,但事實上,這一切早在預料之中。
12月,阿里巴巴入股海爾電器就已經是很好的證明。
馬云在解釋為何選擇董明珠時說,其實雷軍講的非常對,我們不僅要會制造,還要會營銷,“但是在我的公司里,營銷肯定不是最好的產品,最好的產品是我們的員工,我們的員工有互聯網思想,我們的員工有精力,有扎扎實實的精神,企業才會走的更長更遠。阿里巴巴以前全力以赴改變大家對互聯網的看法,但是未來幾年,我們就是想幫像格力空調這樣的企業,為傳統企業注入新的東西,讓傳統企業有互聯網的思想。所謂的新經濟就是虛實的結合,只有虛和實的完美結合,才能作為新經濟。否則就是垃圾經濟,肯定會倒下來”。
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在接受CHEAA記者采訪時稱,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很多人產生了巨大的誤解,認為互聯網模式代表著一切,制造業已經不行了。但其實阿里巴巴向海爾投資,就可以看出網絡企業向實體企業滲透已經成為一種前瞻性的戰略。“不管網絡再發達,總是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大家都覺得網絡經濟發展起來了,制造經濟就衰敗了,這是非常大的誤解”。(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