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電業內知情人士向中國家電網記者透露,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孫京巖、負責零售業務的靖長春均離職,記者致電求證時孫京延否認了此消息,靖長春則表示,“目前自己比較累,在休假期,也有(離職)想法”。
高管離職的傳言并非空穴來風,在近日的沃頓商學院全球論壇上,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就自爆裁員計劃稱,“去年初海爾員工數量是8.6萬人,年底減少至7萬人,裁員比例為18%。今年預計再裁掉1萬人,且以中層為主,原因是制造業務的智能化減少了用工數量。”
顯然,裁員的跡象表明,海爾在開始主動迎接“陣痛”。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了當年美的主動調整和自我革命的作法。
2011年11月,美的針對其旗下營銷公司以及銷售人員啟動了大規模的裁員,在裁員背后,除了外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外,美的過往以擴張并購和營銷驅動為主的發展模式,滋生出營銷成本居高不下、碩員沉積、人浮于事等大企業病。這些問題導致當年美的經營狀況不佳,以空調為主的白電銷售遭遇“滑鐵盧”。
事實上海爾也有類似的癥結。對比美的、格力、海爾這三家國內龍頭今年一季度業績會發現,在成長性上,海爾與對手已形成一定差距。
2014年一季度,美的營業額為383億,同比增長21.5%,凈利潤25.38億,同比增長148%;格力一季度營業額為246.6億,同比增長11.62%,凈利潤為29.6億,同比增長185%;而青島海爾營業額為223億,同比增長8.97%,凈利潤為8.67億,同比增長20.28%。
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企業高層人士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美的屬于自我調整最早的企業,前兩年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經過自我革命和瘦身,去年開始重新發力。格力在其空調業務上一直保持了穩定的狀態。而海爾這幾年在國際化的博弈中,讓內銷變得頗為被動。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裁員發生在了海爾身上,面對市場環境的壓力,海爾需要一場自我革命來激發新增長引擎。不同過去的是,海爾還要面臨來自互聯網時代的挑戰。
張瑞敏坦言了他的苦惱,“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互聯網時代的挑戰是非常危險的,可以自我顛覆,但是自我顛覆不好可能就會顛倒。我不知道我們企業到底到什么程度,雖然我非常有信心,但是這個時代非常難以讓人把握。”
今年初,圍繞企業互聯網化,海爾從戰略到組織架構顯現出變化,并且在商業模式上做新的探索,例如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等。
不過,正如張瑞敏所言,顛覆不好可能就會顛倒,面對海爾如此龐大的組織架構,也許從裁員開始的陣痛才剛剛開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