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松下等日本彩電品牌接連退出國際彩電市場,而當前中國彩電自主品牌在海外當地市場的影響力還在培育階段,日本品牌正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準備在世界家電市場大干一場的跳板。
近半年來,中國企業頻頻展開大手筆收購,而且拿下的都還是曾經的家電霸主日系品牌:海爾收購了三洋電機白電業務和高端AQUA品牌、海信集團收購了夏普美洲電視機業務和高端AQUOS品牌、創維拿下東芝白色家電。
你可能要說,近年來,在韓系的沖擊下,日系已經山河日下,銷售連年虧損,入不敷出,被動縮減甚至是退出家電業乃至被收購是很正常的。那中國企業為何要來撿起這個爛攤子呢?筆者認為,這有戰略層面的積極意義:雖然隨著東芝,松下等接連退出國際彩電市場空出了不少的市場,但當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更新換代速度遠高于當年日系電子巨頭崛起的年代,所以給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時間并不多,當前中國彩電自主品牌在海外當地市場的影響力還在培育階段,而日系此前經過多年的經營雖然已經“敗北”,但余威存,日本品牌正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準備在世界家電市場大干一場的跳板。
在海外彩電市場,五年前,日本品牌和韓國品牌勢均力敵。盡管三星和LG是第一和第二,但是第三、四、五、六都是日本企業。
但是現在時局不同了,東芝徹底退出了海外彩電生產、銷售、松下徹底剝離了等離子電視、索尼也在削減銷量指標、夏普也在減產以求得盈利,天平向韓國彩電企業一方傾斜。中國企業也后者居上,依靠中國市場的絕對優勢,在總體量上,中國彩電品牌取代大多數日本企業成為僅次于兩家韓企的第三、第四、第五。不過,除了少數幾家,大部分中國彩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比重要高于海外市場。
此時又恰逢中國家電補貼終結,內需消費走入新常態,增長放緩。如果還是盯著國內彩電市場,顯然是無法適應新世界彩電格局競爭。
未來全球家電行業大戰將在韓\中之間展開,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企業要盡快補上海外這一塊短板,就必須先以日系品牌為“跳板”站穩市場,最終實現自主品牌的突破。(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