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預測,隨著今年變頻空調最新能效標準的實施,空調行業將面臨一個新的“洗牌期”。如今,市場空間狹小、技術門檻難以逾越,成了眾多小品牌空調企業的攔路虎,大量小空調品牌將面臨被淘汰的威脅。在這種內憂外困的局面下,小品牌空調企業將越來越難覓生存空間。
在經歷了2012冷年的低谷后,我國空調行業步入了深度調整期,整體市場相對疲軟,空調需求放緩。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2013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市場白皮書》顯示,2013冷年國內重點城市空調銷售量同比僅增長2.92%,市場增長速度十分緩慢。
“目前國內空調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今后幾年不會有太大的增長。雖然一、二級市場有更新換代的需求,三、四級市場也存在一定的增長空間,但這些市場空間相對來說比較小,不會對整體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敝袊译娚虡I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在這種飽和的市場環境下,空調行業的競爭將越來越集中在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更新、核心技術掌握和滿足多樣化需求等方面。與大品牌空調企業相比,小品牌面臨的生存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品牌“馬太效應”會愈演愈烈。
事實上,國內空調行業已經形成了格力、美的、海爾“三寡頭”鼎立的局面,加之海信科龍、奧克斯、志高等二線品牌還要分一杯羹,留給小品牌空調的市場份額已十分微小。空調制冷大市場數據顯示,格力、美的、海爾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前8大品牌瓜分的市場份額超過80%,而統帥、新飛、索伊、坂田、月兔等眾多小品牌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均不足0.1%。在品牌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下,小品牌空調的生存空間已越來越局促,其中實力較弱的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
自2008年起,國家相繼出臺了家電下鄉、節能補貼、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的政策,很多小空調品牌正是借此得以發展壯大。然而隨著政策的相繼退出,以及新一輪能效標準的出臺,小空調品牌正面臨著越來越艱難的生存處境,研發能力不足、技術更新慢、核心技術缺失等“先天不足”開始顯現。
據悉,從今年10月1日開始,我國變頻空調最新能效標準正式開始實施。新標準將變頻空調的能效限定值從現行的3.0提升至3.9,現在的1級、2級能效空調將自動下降一級,變為2、3級。而且,新標準把空調市場的準入門檻由5級能效提升至3級能效。
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預計,新標準出臺將對空調行業現有產品結構、技術、規模、渠道等各方面造成巨大沖擊,行業將面臨一個新的“洗牌期”,目前占空調市場總量30%的3、4、5級能效空調將紛紛出局,那些主打低能效、低價格的小品牌空調企業將面臨更高的行業壁壘。國家政策目前正在向大品牌傾斜,能效標準、補貼政策等使得大品牌更有利于生存,技術門檻對于小品牌來說越來越高,很多小空調品牌難逃被淘汰的命運。(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