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方面有待豐富
制造商們積極地推動內容的豐富度,但這些舉措還遠遠不夠,更大的問題是,這些舉措多是在國外展開,而國內的動靜很少。
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秘書長湯斌認為,在我國,3D電視播放的推進速度肯定會慢些,“一方面,我們現在還處在普及高清電視階段;另一方面,如果要進行3D電視的播放,首先要把拍攝的機器全部都更新成專門的3D拍攝儀器,這些設備價格高昂。目前要想觀看3D電視,還是要依賴藍光播放器,也就是觀看3D碟片。”
但是,記者在市場上并沒有找到任何3D碟片,在淘寶網上也僅僅找到了兩三部3D電影碟片。
另據了解,一些企業在銷售3D電視的時候,會贈送一定數量的碟片,但毫無疑問,這些碟片不可能滿足消費者的觀看需求。
視覺疲勞有待解決
3D電視剛剛上市,還沒有被更多的消費者搬回家,觀看的感覺如何還不知道。但是有不少觀眾在觀看了3D電影后出現了頭暈等不良反應。3D電視也會讓人不舒適嗎?
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元慶教授告訴記者,在人的內耳中有個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負責感受身體的平衡,如人體的運動方向和加速度。
3D畫面視角切換頻繁,使人眼向大腦傳達“自己真的在動”這一信號,但大腦卻沒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于是頭腦就會發生“知覺錯誤”的矛盾,人就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 不久前意大利最高衛生保健委員會決定,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3D眼鏡觀看立體電影。原因是兒童視力尚未發育完全,使用3D眼鏡有可能造成斜視或弱視以及其他視力問題。
湯斌介紹說,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專門成立了醫療工作委員會,專門研究3D影像對人體的影響。在觀看3D電視時,環境因素比如觀看距離、環境光線、色彩等會造成觀看者的不適,人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相同觀看環境下,有的人會感覺不適,有的人則沒問題。但3D電視應該是服務于所有人群的,所以目前在技術上還應加強研究。
技術標準有待完善
3D電視作為一個新產品,在技術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這些地方直接影響著觀看者的感受。
業內人士指出,從觀看效果來看,目前不管是采用電子眼鏡還是采用偏光眼鏡的方式,3D電視顯示效果都還有待進一步改進,比如采用電子眼鏡觀看,會覺得畫面亮度不夠,而采用偏光眼鏡,則清晰度又打折。戴眼鏡的觀看方式對于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也是個挑戰,這也是3D電視普及要解決的問題。裸眼技術更有可能被消費者接受,但從現在來講,裸眼3D產品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而且成本更高,只有少量產品在國外被推出。
另據介紹,現階段雖然企業迫不及待地推廣3D電視,但關于3D電視的技術標準并不統一。而標準盡早統一是決定這一產業未來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可以讓上游的內容供應商確認未來這一產業的商業空間。
湯斌說,目前3D電視技術標準不統一,但這也給本土企業帶來了機會。以往我們少有核心技術,但是在3D電視上是個機會,大家差不多同時起步,我們有機會推出自己的標準。
就在3D電視不斷涌向市場的時候,北京科迪迅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另一種3D解決方案。記者看到,他們通過把普通電視和一個盒子連接,實現了3D顯示效果。據介紹,他們是采用AMD方案做的一塊主板,這個主板集成了CPU和顯卡,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在普通電視上實現3D顯示效果。如果這個設備今后能夠量產,將成為3D電視的有力競爭對手。
任何產品在進入市場后都需要一段時間來不斷改進,同時讓消費者進一步地了解,3D電視也是一樣,要想進入更多的家庭還需要時間。
●相關鏈接
3D顯示與互聯網對接
彩電市場又打開一扇窗
乘《阿凡達》之風,3D電視撲面而來,但片源的不足和動輒上千元的碟片價格也讓熱鬧的市場顯出了些許尷尬。不過,3D與互聯網的對接為這一市場打開了一扇窗。
針對廣受人們矚目的3D電視,DisplaySearch電視電子與規格研究總監PaulGray表示:“3D的風潮不是第一次,20世紀50年代,在研究基于雙目視差立體三維顯示機理的立體電影的同時,業界就對立體三維電視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受技術局限,并未真正市場化。
這次隨著技術的精進與規格的制定,3D電視市場將不再幻滅。” DisplaySearch預計2010年全球3D立體電視會增至120萬臺左右,2013年增至1560萬臺,到2018年全球3D立體電視的出貨量可望達到6400萬臺。屆時,3D電視將成為家電領域最大的收入來源,預計年營業額將達到170億美元。
“我在等3D技術成熟,我等了14年。”日前,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執行總經理李璐用《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的一句話來宣布該公司推出全球首臺具有3D顯示、互聯網、全媒體解碼、數字電視等四大互聯網電視技術在內的第二代mitv互聯網電視P11系列。事實上記者發現,并非TCL一家看中了這種3D與互聯網嫁接的模式。日前,創維也宣布其可連接互聯網的3D電視將于五一期間登陸各大家電賣場。同時,互聯網電視牌照的相繼發放,正促使越來越多的彩電企業尋求與內容提供商結成同盟。
華數數字電視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總裁勵怡青表示,三網融合并非一個簡單的互聯網融合的概念,而是用戶在終端享受到有機的融合,這需要上下游企業的通力合作。據透露,華數傳媒為了三網融合準備了數百萬小時的內容。有消息稱,其可能在4月底獲得一張互聯網電視牌照。
李璐則強調:“3D互聯網電視不僅可以讓消費者在家欣賞3D電影,與家人一起體驗最新的3D游戲,未來以3D顯示技術為核心的互聯網電視還將成為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比如遠程醫療,患者在家中就能與醫生進行交流;遠程通訊,通過雙攝像頭還可以實現3D遠程可視通話;此外還有遠程教育,打開電視就能身臨其境地進入課堂。”
專家分析指出,獲取3D視頻的渠道將越來越多樣,其內容也會越來越豐富,3D和互聯網電視的融合涉及整個產業鏈體系的互動,與內容商捆綁將是國內彩電企業普遍選擇的方式。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